[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声除藻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4121.0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1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晨旭;杨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橄石代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6 | 分类号: | C02F1/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荣;周宗贵 |
地址: | 430067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发电 超声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声除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富藻水收集:使用太阳能供电的收集装置将水面上的藻类聚集形成富藻水,将富藻水收集在储水槽中;
(2)超声除藻:使用水泵将储水槽中的富藻水抽至除藻槽中,使用超声波发生器向除藻槽中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对富藻水中的藻细胞进行破碎得到藻液,实现灭藻目的,水泵和超声波发生器均由太阳能供电;
(3)富藻水过滤:将藻液引入太阳能供电的过滤装置中,通过过滤装置滤出藻液中的藻类残渣,将过滤装置滤出的水直接排放至水域中;
(4)藻类干化:将过滤所得的藻类残渣聚集,随后将聚集的藻类残渣堆放至太阳能供电的烘干装置中,首先在烘干装置中对藻类残渣进行预热,除去藻类残渣之间蓄存的水,随后将预热后的藻类残渣进行干化,烘干藻类残渣中含带的水分得到干化藻,藻类残渣中的水分汽化成为热蒸汽,将热蒸汽抽出,冷却成冷凝水后直接排放至水域中;
(5)干化藻收集:将干化藻收集并冷却至室温,将冷却后的干化藻存储在存储仓中。
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声除藻设备,至少包括由太阳能发电组,蓄电池、逆变器和电源控制器组成的电力单元、超声波发生器和用于支承上述部件的承重体,电源控制器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和太阳能发电组,其特征在于:太阳能发电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安装在桅杆上的太阳能船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太阳能船帆的下方,承重体上设有支撑板,电力单元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和承重体组成除藻仓,除藻仓中从前往后依次安装有藻类收集单元,藻类过滤单元,藻类干化单元和干化藻存储仓,超声波发生器安装在藻类收集单元中;所述藻类收集单元包括安装在承重体前端的藻类收集器,和通过进水管道与藻类收集器连通的除藻槽,藻类收集器包括储水槽和钳夹,储水槽的盒体由圆管和圆台型的底部构成,圆管上设有孔径为3~10㎝的网孔,钳夹安装在储水槽下方,钳夹的钳嘴位于储水槽的前方,超声波发生器位于除藻槽外并与除藻槽的底面连接,除藻槽与藻类过滤单元连通;所述藻类过滤单元从下至上依次为排水槽、摇床和过滤槽,过滤槽的入料口通过水管与除藻槽的出水口连通,过滤槽位于除藻槽的出水口下方并且固定在摇床上,过滤槽中设有刮板并且铺设有过滤层,刮板位于过滤层上方并且与过滤层的表面接触,过滤槽的底端设有带水管的出水口,过滤槽通过水管与排水槽连通,排水槽上设有伸向承重体外的出水管道;所述藻类干化单元由预热干化槽、干化箱和带气泵的蒸汽导出管构成,预热干化槽位于过滤槽的出料口与干化箱的进料口之间,预热干化槽中设有推板,干化箱中设有可移动的搅拌器,干化箱箱体中安装有发热电阻丝,蒸汽导出管紧密缠绕在预热干化槽的槽壁外,一端连通干化箱,另一端伸入排水槽中;干化藻存储仓的进料口连通干化箱的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为伸缩杆,桅杆底端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钳夹的钳嘴为两个开口相对的半圆球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过滤槽和预热干化槽的出料口上均对称设有两扇门板,两扇门板通过弹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上均设有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体为小型渔船,船体前端设有支架,储水槽和钳夹均固定在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除藻槽的出水口上设有电动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为三层层叠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鹅卵石层、细沙层和植物纤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橄石代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橄石代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41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