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整机带头板形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及平整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54081.X | 申请日: | 2014-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3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文杰;于孟;昝现亮;唐伟;李飞;蒋晓刚;候延伟;陈永弘;令狐克志;申延志;王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整 带头 轧制 参数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整机带头板形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及平整机。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带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平整机来对所带钢进行平整,由于经过再结晶退火的冷轧带钢几乎完全处于软质状态,不适用于机械加工,若此时对退火带钢进行轻度冲压加工,带钢表面就会产生拉伸应变及不规则的滑移线,影响外观,所以作为成品带钢需要进行平整轧制,即在带钢基本不改变板厚的情况下进行轻度冷轧,使得冷轧过的带钢性能得以控制。
但是,现有的平整机在生产时带钢头部采用恒轧制力模式进行控制,当速度提高时切换至恒延伸率模式进行控制,在恒轧制力模式下,所述平整机完全依靠设定的板形轧制参数来进行生产,所述板形轧制参数包括轧制力与工作辊弯辊力设定值进行生产,所述板形轧制参数的设定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带钢头部的板形与表面质量,而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操作员的经验来设定所述板形轧制参数,使得所述板形轧制参数的设定值准确性低,使得出口的带钢板形的质量降低,导致平整后带钢的正品率也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平整机带头板形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及平整机,能够更精确的设定平整机的板形轧制参数,使得出口的带钢板形的质量得以提高,以及使得平整后带钢的正品率也得以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整机带头板形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所述平整机包括工作辊,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平整机的平整入口进行带钢取样,获取取样带钢的横截面的形状参数;
对所述形状参数进行拟合,获取所述带钢的二次凸度;
将所述平整机的轧制区分为入口弹性区、塑性区和出口弹性区,并获取所述入口弹性区的第一单位板宽轧制力,所述塑性区的第二单位板宽轧制力和所述出口弹性区的第三单位板宽轧制力;
基于所述第一单位板宽轧制力、所述第二单位板宽轧制力、所述第三单位板宽轧制力和所述带钢宽度,确定所述带钢的平整总轧制力;
在通过所述平整总轧制力对所述带钢进行轧制过程中,获取所述工作辊的第一弯辊力和辊缝凸度;
采用多项式对所述第一弯辊力和所述辊缝凸度进行拟合,确定所述第一弯辊力与所述辊缝凸度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带钢的二次凸度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平整机在轧制所述带钢时的工作辊的第二弯辊力,其中,所述带钢的二次凸度和所述辊缝凸度的取值相同,以使得在轧制所述带钢时控制所述平整机的总轧制力为所述平整总轧制力,以及控制所述工作辊以所述第二弯辊力进行输出。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形状参数进行拟合,获取所述带钢的二次凸度,具体包括:
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对所述形状参数进行拟合,获取所述带钢的二次凸度。
可选的,所述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对所述形状参数进行拟合,获取所述带钢的二次凸度,具体为:
将所述形状参数代入采用公式(1)中,获取所述切比雪夫多项式的每次项系数,其中,
f(x)=a0+a1·x+a2·x2+a4·x4公式(1)
x表示带钢的宽度,f(x)表示带钢的厚度,a0表示切比雪夫多项式中零次项系数,a1表示切比雪夫多项式中一次项系数,a2表示切比雪夫多项式中二次项系数,a4表示切比雪夫多项式中四次项系数;
基于公式(2)获取所述带钢的二次凸度,其中,
CW=-(a2+a4) 公式(2)
CW表示带钢二次凸度。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入口弹性区的第一单位板宽轧制力,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取样所述平整入口的带钢的变形抗力和所述工作辊的轧制参数,获取所述第一单位板宽轧制力。
可选的,在所述塑性区包括前滑区和后滑区时,所述获取所述塑性区的第二单位板宽轧制力,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前滑区的单位板宽轧制力和所述后滑区的单位板宽轧制力;
基于所述前滑区的单位板宽轧制力和所述后滑区的单位板宽轧制力,获取所述第二单位板宽轧制力,其中,所述前滑区在所述后滑区之前。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出口弹性区的第三单位板宽轧制力,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40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