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近密度材质原木锯木方法及锯木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53320.X | 申请日: | 2014-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5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热线家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B5/02 | 分类号: | B27B5/02;B27B5/29 |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余伦 |
| 地址: | 5239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近 密度 材质 原木 锯木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相近密度材质原木锯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原木进行断层CT扫描,读取原木信息,获得原木的CT值,包括原木直径、长度、树皮厚度,用图像形式显示;
(2)根据预设的木材CT值与密度值的线性方程,计算得出原木的密度值;
(3)从步骤(1)的断层CT扫描中输入待锯原木的外形轮廓参数,得到原木的小头端面的最大内接圆半径,输入所需锯切的规格板的长度、宽度、厚度参数及锯路宽度到计算机,进行最小余料函数的运算,最小余料函数为
R为原木小头端面最大内接圆半径,p为同一小头端面排出规格板数目,q为1/2规格板数目和v为1/4规格板的数目,锯路损失J≈p(2H+2W)w+q(H+2W)w+v(1/2×H+2W)w,w为锯路宽度,H和W分别为规格板宽度和厚度,得到余料最少的原木初步下锯排样;
(4)初步下锯排样完成后,在预设规格板的厚度值内进行密度值比对,在该厚度值的范围内,检测是否下锯排样的每一块规格板内任意两点的密度值相差不大于6%;
当其中一块规格板内有两点的密度值相差大于6%时,对该规格板及附近的规格板进行重新排样,使得重新排样后的规格板的任意两点的密度值相差不大于6%;
当排样后的全部规格板的任意两点的密度值相差不大于6%,完成排样工作;
(5)输出排样图和原材料消耗统计信息;根据作业调度指令为每块板材编制NC代码,按排样的结果将原木锯切成规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近密度材质原木锯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还包括以下步骤:
(51)顺时针方向,锯切去四周边皮与树皮;
(52)顺时针方向,锯切去四周靠近边材区域内密度值相差不大于6%的规格板;
(53)顺时针方向,锯切去四周中心木材区域内密度值相差不大于6%的规格板;
(54)顺时针方向,锯切去四周致密木材区域内密度值相差不大于6%的规格板;
(55)顺时针方向,锯切去四周芯材区域内密度值相差不大于6%的规格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近密度材质原木锯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CT机多次照射木材,扫描电压80KV~100KV,扫描电流30mA~80mA,扫描层厚为5mm~10mm,取得原木横截面扫描图像,并输出到显示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近密度材质原木锯木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CT值与密度值的线性方程D=1.03455+0.001007﹡CT值,D为木材密度,单位g/cm3,CT值的单位为Hu;
每个扫描层选取40个点的CT值,通过CT值与密度值的线性方程运算得到相应的密度值。
5.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相近密度材质原木锯木方法的锯木设备,其特征在于,锯木设备包括计算机,计算机连接着断层CT扫描机,计算机内设有木材CT值与密度值的线性方程、最小余料函数,断层CT扫描机对原木进行断层CT扫描,读取原木信息,获得原木的CT值,将该CT值输送到计算机中,并用图像形式显示,并根据预设的木材CT值与密度值的线性方程,计算得出原木的密度值;
对计算机输入需要锯切的规格板长度、宽度、厚度参数及锯路宽度,根据预设的最小余料函数得到余料最少的原木初步下锯排样,比对每一块规格板内的密度值,保证每一块规格板内任意两点的密度值不大于6%,输出排样图和原材料消耗统计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锯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锯木设备还包括水平及垂直设置的两个数控锯架,两个数控锯架中的两个圆锯片相互垂直成直角状态设置,水平锯片与垂直锯片沿轴向前后设置,两个锯片的切削部分的边缘在原木横断面上的投影相交于一点,两个数控锯架共同安装在一个横走伺服机械手臂上,该横走伺服机械手臂连接所述计算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热线家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热线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33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