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物半导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2714.3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0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宣融;胡智威;詹益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2 | 分类号: | H01L33/12;H01L3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物半导体 复合缓冲层 成核层 碳化硅 氮化物半导体层 衬底 半导体结构 氮化铝 | ||
1.一种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碳化硅成核层,位于所述衬底上;
复合缓冲层,位于所述碳化硅成核层上;以及
氮化物半导体层,位于所述复合缓冲层上,
其中所述氮化物半导体结构为无氮化铝的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复合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以及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接触所述碳化硅成核层,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层包括AlxGaN层,其中0<x<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相互交叠的多个AlyGa1-yN层以及多个AlzGa1-zN层,其中0<y<1,0<z<1且y不等于z。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x>(y+z)/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氮化铝镓块体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铝含量阶梯渐变的氮化铝镓渐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铝含量连续渐变的氮化铝镓渐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缓冲层还包括第三缓冲层,所述第三缓冲层位于所述氮化物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缓冲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层包括碳化硅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层包括相互交叠的多个碳化硅层与多个氮化镓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层的厚度介于5纳米至100纳米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成核层为立方晶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成核层的厚度介于50纳米至3000纳米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介于0.1微米至3微米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厚度介于0.1微米至3微米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以及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厚度总合介于0.2微米至4微米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的材料包括硅、氧化铝或玻璃。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图案化衬底。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厚度介于1微米至8微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27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垂直结构的高压LED芯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