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吲哚的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52526.0 申请日: 2014-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4326965A 公开(公告)日: 2015-02-04
发明(设计)人: 许红霞;李雁武;朱太勇;卢宗亮;刘盼和;孔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C07D209/42 分类号: C07D209/42;C07D209/14;A61K31/4045;A61K31/405;A61P35/00
代理公司: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代理人: 周韶红
地址: 400042 ***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吲哚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胺类化合物,具体涉及含吲哚的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WHO最新发表的《世界癌症报告》说,到2020年,全球新增肿瘤患者将达2000万人。乳腺癌是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据调查,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据中国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化学治疗,但化疗所使用的药物对肿瘤、癌症细胞的杀灭活性不高、选着性不强,且需要大剂量的药物,从而对人体产生了很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开发新的抗乳腺癌药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防治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抗乳腺癌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类含吲哚的胺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类含吲哚的胺类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一类含吲哚的胺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类含吲哚的胺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类含吲哚的胺类化合物(I和II)具有如下结构: 

上述含吲哚的胺类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为盐酸盐、氢溴酸盐、氢氟酸盐、硫酸盐、硝酸盐或磷酸盐;也可为甲酸盐、丙酸盐、草酸盐、丙二酸盐、琥珀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苹果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苦味酸盐、甲磺酸盐或乙磺酸盐;还可为与酸 性氨基酸的酸加成盐以及与碱性氨基酸形成的盐。 

上述酸性氨基酸优选天东氨酸或谷氨酸。 

上述碱性氨基酸优选赖氨酸、精氨酸或鸟氨酸。 

上述含吲哚的胺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其中:I和II结构具有前述所给定义。 

进一步,所述III和VI的摩尔比优选2∶1。 

进一步,所述III和VI的偶联反应用到酰化试剂选自二氯亚砜、三氯化磷或三溴化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进一步,所述II的还原剂优选四氢铝锂。 

上述含吲哚的胺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在乳腺癌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含吲哚的胺类化合物,作为VGSCs配体,经检测具有较好的抑制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活性,尤其是对乳腺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是优良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开发成抗肿瘤药物,用于肿瘤转移灶、晚期肿瘤、非实体肿瘤等癌症,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潜在、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所述化合物采用卤代部分和伯胺部分在DMSO类溶剂里进行胺的烃化反应制备得到,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显微镜下1/1000DMSO对照组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侵袭能力观察图。 

图2是显微镜下化合物I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侵袭能力观察图。 

图3是显微镜下化合物II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侵袭能力观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主要试剂和原料:伯胺和卤代试剂(Sigma-Aldrich Co.);溶剂(Sigma-Aldrich Co.和Fisher  Science Inc.);核磁共振仪(AV400,Bruker,TMS为内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Spectrum GX型,Perkin Elmer);质谱仪(LC-MSD-1100型,Aglent)。 

实施例1:N-1-(4,4-二(4-氟苯基))丁基-1-(1-甲基-1H-2-吲哚)甲酰胺(化合物I)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2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