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式双断点剩余电流重合闸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2466.2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2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桂初;王林浩;朱翔鸥;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3/06 | 分类号: | H02H3/06;H01H71/68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断点 剩余 电流 合闸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输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式双断点剩余电流重合闸开关。
背景技术
剩余电流重合闸开关,是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保护开关电器。在农村,简单的配电房往往远离住宅且无人看守,当动物偶尔触电时,会触发漏电保护动作,从而导致停电,此时需要人工重新合闸,不仅费时费力,还给管理带来困难。基于上述需求,剩余电流重合闸开关应运而生,其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漏电(剩余电流)保护功能。
现有技术中,剩余电流重合闸开关通常为在断路器上增加直流小电机,用以驱动断路器自动合闸,并辅以电子模块,用于检测剩余电流故障信号,其缺点在于:功能过于单一,不具备智能化功能,并且不具备对供电线路的漏电、短路、过压或欠压等故障起到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永磁式双断点剩余电流重合闸开关,以永磁式电磁系统替代直流小电机,实现自动重合闸功能,其具有分断保护能力,对线路上发生的漏电、短路或者过载过压等故障能够准确判断和及时分断,避免对设备造成的损坏或烧毁,还具有智能控制能力,能够在故障出现时及时分断, 若为剩余电流故障分断,则经延时一设定时间后自动重合闸,且判断该故障是否已排除,若已排除,则保持合闸,否则再次分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永磁式双断点剩余电流重合闸开关,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壳体外部设有接线端子,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灭弧装置、双断点动触头、静触头、运动轴架、反力弹簧、动铁芯、塑料支架、线圈以及永磁体,所述壳体内部还包括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直流供电电路、储能电容、数据采集模块、微处理器和分合闸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外接交流电源,其输出端与所述储能电容及所述微处理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用于提供直流电压,并检测所述储能电容的电压以及对所述储能电容进行充电;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用于采集测量线路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并输出对应的数字信号;
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分合闸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用于获取所述数字信号对应的电平值,且将所述获取的电平值与对应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分闸控制信号或合闸控制信号;
所述分合闸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相连,用于根据获取的分闸控制信号或合闸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线圈产生与所述永磁体相反或相同的磁性,实现所述双断点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开或吸合。
其中,所述分合闸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整流桥、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第三晶闸管、第四晶闸管、与所述线圈相连的控制端和与所述储能电容相连的电压端;其中,
所述第一整流桥的阳极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阳极相连,其阴极接地并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阴极、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阴极及所述电压端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阴极与所述控制端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阳极相连;
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晶闸管的阴极及所述控制端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四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电压端的第一端相连。
其中,当所述分合闸控制模块获取到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的分闸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三晶闸管及所述第四晶闸管导通,且保持所述第一晶闸管及所述第二晶闸管断开,使得所述线圈产生与所述永磁体相反的磁性,实现所述双断点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开。
其中,当所述分合闸控制模块获取到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的合闸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晶闸管及第二晶闸管导通,且保持所述第三晶闸管及所述第四晶闸管断开,使得所述线圈产生与所述永磁体相同的磁性,实现所述双断点动触头与静触头吸合。
其中,所述直流供电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储能电容电压检测电路和内部工作电源电路;其中,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互感器、第二整流桥和第五晶闸管,其输入端外接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储能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储能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能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其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内部工作电源电路包括用于电源电压变换的IC,其输入端与所述储能电容的另一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2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复位式的电子保险电路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电缆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