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浪能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2134.4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巍;韩晓;宋洁;曾舒颖;朱坤;朱石;周露露;郑长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F03B13/16 | 分类号: | F03B13/16;H02K7/18;H02K3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周建观;张云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浪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12.5,申请号为201210515710.9,名称为一种波浪能发电机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辽阔无际,占地球表面70.8%,海浪无休无止、从不停息,海洋“无风三尺浪”,浪起浪落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利用海浪发电,对解决世界的能源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上世纪70年代起由于石油危机,各国科学家开始探索海浪发电,研制出几种不同类型的海浪发电站。海浪发电系统由海浪能量、能量转换器、发电机系统、变电设备组成。其中能量转换器是将海浪能量转换为发电设备可以吸收的能量,直接关系到海浪发电的效果,因此它是重要的发电设备;发电机系统包括旋转机构和传统发电机,目前人们开始研究用直线电机发电,减少中间旋转机构;变电设备的功能是将发电机发出的不同频率的电转变为工频电,供用户使用。经过30多年的研究,科学家设计出几十种不同的发电装置,以提高发电效率。这种形式的发电站已经在英国使用,发出的电已经接入电网。
现有的波浪能发电机存在以下缺点:结构不合理,摩擦副多,波浪能振动损耗大,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波浪能振动的损耗,发电效率高,无需维护,结构简单的波浪能发电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波浪能发电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具有封闭的内腔,所述筒体的内腔中设有动子、定子、连接杆、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所述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均连接在筒体上,且均在动子、定子的一侧布置,所述连接杆的杆身与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装连,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动子相连,所述定子与筒体相固定,定子的至少一个侧面与动子的侧面相靠近;
所述动子为含有N极和S极的磁性体;所述定子为线圈;
所述筒体内设有气流搅动装置。
所述磁性体为具有磁性体环形槽的圆环形体,所述线圈为圆环形体,线圈插在磁性体环形槽中且能相对磁性体轴向运动;或者线圈为具有线圈环形槽的圆环形体,所述磁性体为圆环形体,磁性体插在线圈环形槽中且能相对线圈轴向运动。
所述磁性体环形槽的底部均开有通气孔,通气孔的两端分别连通定子和动子之间的间隙和筒体的内腔;或者所述线圈环形槽的底部均开有通气孔,通气孔的两端分别连通定子和动子之间的间隙和筒体的内腔。
所述磁性体和线圈均为圆环形体;而且磁性体为外环,线圈为内环,或者线圈为外环,磁性体为内环。
所述下筒体的内壁上均分布有多个散热肋;所述下筒体的底部还具有电气安装空间。
所述筒体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铰链连接座。
采用上述结构后,当本发明随波浪上下浮动时,动子在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的导向作用下与定子发生上下相对运动,从而切割磁感线达到发电目的。由于本发明的发电部件装在筒体的封闭的内腔内,因此,避免了海面漂浮污染物的污秽影响,微生物的侵蚀;由于连接杆的杆身与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固定连接,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能够使连接杆上下竖直运动,因此,运动轴心稳定居中,不易偏离,减少了波浪能振动的损耗,发电效率高,能输出较大功率的电流;由于连接杆的下端与动子相连,连接杆及动子均由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导向,动子悬在筒体内腔中,因此,无摩擦、损耗小,无需润滑,无需维护;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批量生产,易于生产和布置,成本低,发电效率高,无污染,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适用于多种水域和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波浪能发电机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一种结构的动子与连接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沿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图8是图5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的磁性体与线圈的第一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的磁性体与线圈的第二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的磁性体与线圈的第三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的磁性体与线圈的第四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的筒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工作时的冷却气流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2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醇饮料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