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齿轮齿厚专用检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1758.4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9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乾;夏汉关;董义;狄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械零件相对尺寸测量的检具,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差速器中的锥齿轮齿厚专用检具。
背景技术
锥齿轮是汽车差速器中的主要传动件,其制造质量直接影响整车配套质量。目前,本行业已普遍使用精锻成形工艺实现差速锥齿轮的批量生产。持续生产使得精锻模产生相应磨损,产出锻件的齿厚必然有偏差。齿厚尺寸的变化,自然引起差速锥齿轮啮合斑点大小或位置变化,侧隙大小的变化,轴向基准尺寸变化,最终导致产品互换性差。为此,生产过程中必须监测精锻模的精度,特别是齿厚尺寸。由于锥齿轮的锥齿形状复杂,常规测量方法不能精确测量。虽然三坐标测量仪能够做到精确测量齿厚及其它部位的尺寸,但是,属于精密仪器的三坐标测量仪对测量要求很高,检测效率很低,只适合在检验室内作型式检验,不适合用于生产现场检验。差速锥齿轮生产线上缺少必要的检具,操作工不能及时发现齿厚尺寸的偏差,易造成批量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生产现场使用的锥齿轮齿厚专用检具,该检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准确、检测效率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锥齿轮齿厚专用检具,它由表具、齿盘、标准锥齿轮、定位圈、平板和表架组成。所述定位圈和表架共同平置在平板上,定位圈上下两端面相互平行,端面居中设有竖置的轴向通孔,通孔直径大于标准锥齿轮小端直径,定位圈上端面支承标准锥齿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齿盘为敞口朝下的圆盘,朝上的端面为平面,朝下的敞口边均布齿槽,齿槽两侧为平面,齿槽之间的齿距累积误差小于0.01mm,检测时齿槽两侧面与标准锥齿轮的锥齿配合呈线接触。
上述结构中,所述齿盘上的齿槽表面设有PVD 涂层,所述表具为百分表,也可以使用千分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平面检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2、开放式定位安装结构,工件装卸便捷,检测效率高,测量精度高;
3、纯机械式测量机构,对配套的检测环境要求低,特别适合生产现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齿盘的凹槽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锥齿轮齿厚专用检具,它由表具1、齿盘2、标准锥齿轮3、定位圈4、平板5和表架6组成。所述定位圈4和表架6共同平置在平板5上,定位圈4上下两端面相互平行,端面居中设有竖置的轴向通孔,通孔直径大于标准锥齿轮3小端直径,定位圈4上端面支承标准锥齿轮3。所述齿盘2为敞口朝下的圆盘,朝上的端面为平面,朝下的敞口边均布如图2所示的齿槽。该齿槽两侧为平面,齿槽之间的齿距累积误差小于0.01mm,检测时齿槽两侧面与标准锥齿轮3的锥齿配合呈线接触。为了提高齿盘2的耐磨性,本发明在齿槽的表面设有PVD涂层。
本发明用于实际测量时,首先要测量待检锥齿轮的H尺寸,要求待检锥齿轮3的H尺寸等于标准锥齿轮3的H尺寸。本实施例中的待检锥齿轮是轿车差速器中的锥齿轮,该锥齿轮H尺寸为20mm。按图1所示位置分别将H尺寸上偏差和下偏差的标准锥齿轮3置于定位圈上作定位安装,然后用安装在表架6上的表具1测量标准锥齿轮3的上平面,将测到的上偏差和下偏差两个极限位置分别设为零位,两个零位之间作为零位区间,为了满足轿车差速器配套要求,本实施例中的表具1为百分表。然后去掉标准锥齿轮3,在同一位置换上H尺寸相同的待检锥齿轮,若检测表具1的指针在零位区间内,判定为被检锥齿轮齿厚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本发明属于一种纯机械测量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测量准确,特别是对检测条件要求低,适合在生产现场配置,有利于在生产一线检测,能够及时发现质量偏差,可减小批量报废带来的经济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17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卤牛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培根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