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48974.3 申请日: 2014-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4371004A 公开(公告)日: 2015-02-25
发明(设计)人: 郑风荣;王波;覃晓萍;吴谡琦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7/06 分类号: C07K7/06;C12N15/11;A61K48/00;A61K39/00;A61P31/20
代理公司: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代理人: 曾庆国
地址: 26606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菱鲆 红体病 虹彩 病毒 基因工程 疫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海洋生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

背景技术

大菱鲆(Scophthalmas maximus)是欧洲名贵海水鱼种,是当前欧洲的重要海水养殖鱼类之一,自1992年被引种到我国进行人工繁殖,现已达到一定的规模,逐渐成为我国北方优秀的水产养殖品种和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年创产值超过15亿元。但是,近年来在其幼鱼、成鱼和亲鱼中均出现了一种感染率很高并引起大规模死亡的红体病,使大菱鲆养殖业经济损失惨重,而且很难防治。自2001年在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养殖大菱鲆中出现以来,其流行地域迅速扩大,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该病的症状是:鳃丝贫血、鳍基部肌肉组织和脊椎骨沿线弥散性出血,严重者整个身体呈现皮下弥散性出血,肠内有黄白色脓液。研究发现了一种大小为120nm左右的球形病毒是引起上述疾病的病原,这种球形病毒称为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该病毒是一种大型二十面体状、细胞质型DNA病毒,分类地位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Megalocytivirus),该病毒可感染苗期、养成期和亲鱼期的大菱鲆,尤其对养成期大菱鲆的危害最大。病理学研究表明,TRBIV对病鱼的鳃、肠、脾、肾等多种组织和器官造成了严重的系统性感染。由于传统的抗生素等化学药物防治容易引起细菌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逐年下降,同时化学药物的使用容易导致药物残留、污染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人类健康。因此,为了大菱鲆养殖的健康持续发展,研制安全、高效的疫苗是预防和控制TRBIV的首要的解决途径。目前,疫苗在海水养殖鱼中的使用极少,仅在少数地区有实验性的使用、或购买国外的疫苗少量使用。因此,有待开发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目前尚未见有有效抑制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及其的制备方法,可有效防治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的发生和死亡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为TRBI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产品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多肽,该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RIHFKLRRWE(SEQ ID NO:1)和/或VSDNAKKTAA(SEQ ID NO:2)。

上述的多肽作为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疫苗抗原的应用。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包含有上述多肽的氨基酸片段;

上述的氨基酸片段,作为实施例的优选,其一种序列为SEQ ID NO:3;

编码上述序列为SEQ ID NO:3的氨基酸片段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疫苗,包含有序列为SEQ ID NO:1-3中任一个或几个的多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红体病虹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为携带有序列为SEQ ID NO:4的核苷酸的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

本发明制备的具有预防大菱鲆病毒性红体和死亡疾病的基因工程疫苗,产量稳定,成本低,可具有较高的抑制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的抗性,并且该基因工程疫苗且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药物残留和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模拟表位的竞争性抑制ELISA检验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首先通过对TRBIV进行BLAST分析和蛋白质功能鉴定,获得了能作为TRBIV的抗原表位,其编码的多肽的为ORF216:RIHFKLRRWE(SEQ ID NO:1)和ORF424:VSDNAKKTAA(SEQ ID NO:2)。

然后PCR方法从患有红体病的大菱鲆组织中获得含有2个具有抗原决定簇的654bp的基因片段(SEQ ID NO:4),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用引物为:上游引物:5′-CGCATATGCGCATCCACTTCAAGC-3′;下游引物:5′-TTCTCGAGCGCTGCTGTTTTCTTG-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8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