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配置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8897.1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2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许兆渊;魏廷谕;郑集明;陈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配置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配置方法与装置,所述数据配置方法的一实施例包含下列步骤:准备一储存空间;将该储存空间的一当前部分配置为复数个当前分页,其包含一第一当前分页与一第二当前分页;将该储存空间的一备用部分配置为复数个备用分页,其包含一第一备用分页与一第二备用分页;比较一第一笔数据的一第一数据量与第一当前分页的一第一剩余储存空间,并比较一第二笔数据的一第二数据量与第二当前分页的一第二剩余储存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数据配置方法与装置,尤其关于能够达到快速配置与良好空间使用效率的数据配置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对许多电子装置而言,数字数据的接收与储存是装置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尽管数字数据的接收与储存技术发展已久,仍有其不足之处。举例而言,在多数据流的接收与储存方面,部分当前技术无视各数据流的每笔数据的大小而配置给每笔数据一最大可能数据量的储存单位,如此虽能快速配置储存单位,但却牺牲了储存空间的使用效率;另有部分当前技术依据各数据流的每笔数据的实时数据量信息来配置给该笔数据一适当的储存单位,如此虽能达到储存空间的高使用效率,但因每笔数据的数据量不一,此技术会在储存单位反复地被配置与释放后产生可用储存空间碎裂(亦即位址分散且大小不一)的情形,进而产生储存单位的配置缓慢而无法达成如上述般实时配置的作业;尚有部分先前技术是准备可供各数据流的前后笔数据接续储存的一单一储存单位,尽管此作法同样能达到储存空间的高使用效率,但为了后续的数据排序与重组及最严苛的储存需求,此单一储存单位的大小至少需为「最大需保留数据笔数(Window Size)乘以单笔最大可能数据量」,因此会耗用相当多的储存空间,且各数据流的储存剩余空间无法分享给其它数据流的储存作业来使用,此缺点导致了储存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先前技术的缺失,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配置方法与装置,以达到储存空间的快速配置与充分使用的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配置方法,其一实施例包含下列步骤:准备一储存空间;将该储存空间的一当前部分配置为复数个当前分页,其包含一第一当前分页与一第二当前分页;将该储存空间的一备用部分配置为复数个备用分页,其包含一第一备用分页与一第二备用分页;比较一第一笔数据的一第一数据量与该第一当前分页的一第一剩余储存空间,并比较一第二笔数据的一第二数据量与该第二当前分页的一第二剩余储存空间;若该第一数据量不大于该第一剩余储存空间,将该第一笔数据储存于该第一当前分页中;若该第一数据量大于该第一剩余储存空间,将该第一当前分页视为一已用分页,将该第一备用分页视为该第一当前分页,将该第一笔数据储存于被视为该第一当前分页的该第一备用分页中,以及将该储存空间的一待用部分的一第一部分配置为该第一备用分页或其替代分页;若该第二数据量不大于该第二剩余储存空间,将该第二笔数据储存于该第二当前分页中;以及若该第二数据量大于该第二剩余储存空间,将该第二当前分页视为另一已用分页,将该第二备用分页视为该第二当前分页,将该第二笔数据储存于被视为该第二当前分页的该第二备用分页中,以及将该储存空间的该待用部分的一第二部分配置为该第二备用分页或其替代分页,其中该第一与第二笔数据的储存同时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8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关键词分析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容忍DRAM颗粒失效的内存存取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