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硅高钛焊丝用钢的冶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8885.9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超;张宇;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2C33/04;C21C7/076;C21C7/072;B22D11/111;B22D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硅高钛 焊丝 冶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领域,涉及一种低硅高钛焊丝用钢的冶炼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实现杂质元素的窄范围控制、减轻连铸水口结瘤程度、改善连铸坯表面质量的低硅高钛焊丝用钢的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焊接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焊丝已被广泛应用于车辆制造、造船、工程机械、桥梁等制造业中,2011年,我国焊丝的消耗量已占焊材总消耗量的59%。焊丝钢要具有良好的拉拔性能和焊接性能,因而对钢中的化学成分有严格的要求,硅元素的增加可使焊缝的韧性和塑性有所降低,增大焊缝的开裂倾向,同时降低钢的拉拔性能;硫元素、磷元素和铝元素均可使焊缝的开裂倾向增加;钢中添加钛元素可使焊接时熔滴细化,焊缝组织细化,焊缝的成型性得到改善。因此,一些焊管用焊丝钢要具有较高的钛含量、并且具有较低的硅、铝、硫、磷、氧含量。因此,生产此类钢种的难点是:(1)杂质元素的窄范围控制;(2)浇铸过程中水口容易结瘤,特别是采用小方坯连铸;(3)连铸坯的表面质量较差,产品的成材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硅高钛焊丝用钢的冶炼方法。具体的说,该工艺可实现杂质元素的窄范围控制,并能有效解决连铸过程水口结瘤严重、连铸坯表面质量差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低硅高钛焊丝用钢的冶炼方法,钢的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0.06%≤C≤0.10%、1.65%≤Mn≤1.75%、0.06%≤Ti≤0.12%、0.3%≤Ni≤0.4%、0.004%≤B≤0.006%、Si≤0.05%、Ca≤0.001%、P≤0.015%、S≤0.006%、T.O≤0.004%、N≤0.007%、Al≤0.01%、余量为Fe,包括电炉冶炼工序、钢包精炼工序和小方坯连铸工序。
1)电炉冶炼工序中,炉料结构包括铁水和废钢,其中铁水占炉料总量的65~80wt.%;当熔池中碳含量为0.05~0.08wt.%、磷含量≤0.01wt.%、温度≥1630℃时方可出钢;出钢量为15~20wt.%时按照“铝锭→硅锰→低碳锰铁→镍板→石灰”顺序加入合金和渣料,其中铝锭的加入量为1.0~1.2kg/t,硅锰的加入量为2.0~2.5kg/t,低碳锰铁的加入量为17.0~18.0kg/t,镍板的加入量为2.8~3.5kg/t,石灰的加入量为4.0~5.0kg/t;出钢完毕后将钢包渣的20~80wt.%扒除掉;
2)钢包精炼工序中,钢包就位后测定钢液中溶解氧含量,如果溶解氧含量高于0.002wt.%,立即喂入铝线进行脱氧,并保证钢液中的铝含量<0.005wt.%;精炼过程加入石灰、合成渣、萤石和电石调节精炼渣的成分,将炉渣主要组成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50%<CaO<55%、25%<Al2O3<30%、SiO2<10%、8%<MgO<12%、MnO+T.Fe<1%;当钢液温度和合金成分(钛除外)调节到位并且溶解氧含量小于0.0008wt.%时,喂入FeTi线,再进行12~18min的软吹搅拌后将钢包运往连铸平台;
3)小方坯连铸工序中,小方坯的断面为140mm×140mm;连铸过程采用全程保护浇铸;中间包采用高碱度覆盖剂和碳化稻壳双层保护;中间包与中间包的包盖缝隙间采用石棉进行密封;采用专用结晶器保护渣;结晶器水量控制在1800~1850L/min,进出水温差小于10℃;浇铸的过热度控制在30~60℃,拉速控制在2.3~2.5m/min;连铸机的结晶器和凝固末端采用电磁搅拌。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步骤2)所述的合成渣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35%<CaO<45%、40%<Al2O3<50%、SiO2<5%、6%<MgO<8%以及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8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膜厚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重组磁螺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