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金属纳米颗粒吸收膜系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46746.2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4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陈鑫;孙艳;张克难;张天宁;戴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B32B15/02;B32B33/00;B32B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金属 纳米 颗粒 吸收 结构 | ||
1.一种基于金属纳米颗粒吸收膜系结构,它由透明衬底(1)、金属颗粒无序分布层(2)、介质薄膜层(3)和金属薄膜层(4)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颗粒吸收膜系结构如下:在透明衬底(1)上依次有金属颗粒无序分布层(2)、介质薄膜层(3)和金属薄膜层(4);其中:
所述的透明衬底(1)为石英玻璃、硅酸盐玻璃或FTO玻璃衬底;
所述的金属颗粒无序分布层(2)为金、银、铂、铝或铜纳米颗粒无序分布的等效薄膜层,等效薄膜层平均高度为5nm-100nm,颗粒平均尺寸为5nm-100nm,金属颗粒表面覆盖率为3%-90%;
所述的介质薄膜层(3)是指对可见及近红外波段透明的薄膜层,薄膜厚度为1nm-200nm;
所述的金属薄膜层(4)是金、银、铂、铝或铜薄膜层,厚度为60nm-1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67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