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银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45658.0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阎文博;张丽霞;吴萌;王洵;陈洪建;张宇威;王冬辉;李敏;梁国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3/00 | 分类号: | C01G33/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银铌酸锂 纳米 多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银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制备方法,属于掺银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的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铌酸锂晶体是一种优良的多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压电、电光、光折变及非线性光学等性能。铌酸锂的非中心对称晶体结构使其具有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因此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可应用于倍频生物标记。2012年,Bonacina等人系统的研究了包括铌酸锂在内的一系列纳米多晶粉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能,评估了他们的细胞毒性,并在光学对比度、波长转换灵敏度和光学稳定性等方面展示了他们用于生物成像的巨大潜能。利用非线性纳米多晶粉体进行生物标记和光学成像具备高成像深度和高空间分辨率,没有传统的荧光成像中常见的光漂白和光闪烁现象,对生物造成的光毒性小。其中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被认为是非线性响应最强的材料。与此同时,铌酸锂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无毒、无致畸作用,适合用于医学生物领域。银离子作为生物医学领域常用离子,将其掺入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可使其具备了特殊的生物功能,例如抑制细菌繁殖,选择性吸附肽链的功能。因此,掺银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可作为一种改良型的倍频生物标记材料广泛用于非线性光学成像,使其在靶向治疗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利用湿化学法可以制备高纯度、低成本的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刘美男等人(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449(2008)28-31)曾用价格低廉的五氧化二铌成功的合成了名义纯铌酸锂纳米粉体。山东大学的王继扬等人(CN200710015675)曾采用类似的湿化学法结合喷雾干燥造粒技术制备出了掺镁、锌以及铪等抗光折变元素的球状多晶材料。此外,掺铁以及稀土等元素的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材料也有报道,但有关化学法合成掺银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的报道却未曾出现。这主要是由于铁、镁、锌以及铪等的分凝系数比较接近于1,容易实现均匀掺杂,而银离子的分凝系数则远远偏离1,故很难实现银离子的均匀掺杂。银离子聚集通常会引起局部铌酸银杂相的形成,造成局部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大幅改变从而影响其倍频生物标记的准确性,限制其在非线性光学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银离子很难均匀掺入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银离子聚集通常会引起局部铌酸银杂相的形成。
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掺银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的制备难点,以传统湿化学方法为基础,通过改良配方,即调整铌源、锂源、银源以及螯合剂的比例,并辅助加入0.5-2ml的乙二醇和0.01mol/L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钾水溶液10-20ml混合溶液促进银离子均匀掺入至晶格。使用改良湿化学法制备出来的掺银铌酸锂多晶粉体具有银离子分布均匀、无铌酸银杂相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倍频生物标记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银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运用改良湿化学方法在纳米粉体的制备过程中均匀掺入银离子,银原子与铌原子的比值是0.01%-10%。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
(1)称取4mmol的Nb2O5,溶解在5-15ml酸溶液中在50-80℃下密封容器里面反应半小时后变成浅绿色溶液;用25.0%-28.0%氨水调至PH=8-9,至白色沉淀不再增加,析出的白色沉淀剂为Nb(OH)5;将白色沉淀过滤,3次洗涤,在50-100℃充分干燥得到8mmol的Nb(OH)5沉淀;
(2)称取锂源、螯合剂和银源,按Nb(OH)5、锂源(锂原子)、螯合剂和银源(银原子)的摩尔比是1∶1∶3-6∶0.01-10mol%进行配比;把螯合剂和锂源分别溶解到40ml和10ml去离子水中,把Nb(OH)5白色沉淀溶解到螯合剂溶液中,锂源溶液随后加入Nb(OH)5和螯合剂的混合溶液中,之后加入0.5-2ml乙二醇和0.01mol%的十二烷基硫酸钾溶液10ml-20ml;最后,将0.0101mol/L浓度的银源溶液加入其中;
(3)上述悬浊液在60-90℃搅拌半小时变澄清后加入1-4ml无水乙醇,之后放入干燥箱60-90℃,挥发至5-15ml左右,放入退火炉400-800℃烧结2h,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掺银铌酸锂纳米多晶粉体。
优选的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5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