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薯泥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4152.8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5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人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巴将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6 | 分类号: | A23L1/2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001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薯泥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料制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紫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紫薯营养丰富具特殊保健功能,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都是极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其中富含的维生素A可以改善视力和皮肤的粘膜上皮细胞,维生素C 可使胶元蛋白正常合成, 防治坏血病的发生, 花青素是天然强效自由基清除剂。
紫薯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铁元素和花青素。在日本国家蔬菜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抗癌蔬菜中名列榜首。另外,紫薯还可去皮烘干粉碎后加工成粉,色泽美观,营养丰富,是极好的食品加工原料,可作为各种糕点的主料或配料。同时紫红薯还将成为花青素的主要原料之一。紫薯从茎尖嫩叶到薯块,均具有一定保健功能,是当前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中的食品。
为了更加方便地食用紫薯,人们想到将紫薯加工成紫薯泥,目前紫薯泥的常用加工工艺如下:紫薯清洗去皮——切片——护色处理——捣泥——装罐——杀菌——装箱。护色处理一般是加入柠檬酸等护色剂。由于在加工中需要二次加热,第一次是蒸煮 ,第二次是灭菌,因为花青素的化学性质活泼,对光热敏感,遇70℃以上的高温其结构就会被破坏。采用普通的护色方法往往导致高温灭菌后的产品失去紫色,说明花青素这一营养素已经基本流失,食用者不能较好地吸收紫薯的营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紫薯泥制作工艺,以解决紫薯泥在制作过程中花青素流失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紫薯泥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采摘后的紫薯在10.5-11.5℃温度下避光透气放置7天;
b、紫薯清洗去皮;
c、切片;
d、预处理:预处理为在紫薯切片中加入氯化钠,其中,紫薯重量:氯化钠颗粒重量为100:0.3-0.5;
e、护色处理:在紫薯中加入柠檬酸颗粒,紫薯重量:柠檬酸颗粒重量为100:0.1,搅拌后静置5分钟,使其酸碱度维持在pH6.4- pH6.6;
f、在100℃的温度下蒸煮15分钟;
g、捣泥;
h、装罐;
i、杀菌:杀菌的温度为121℃-122℃,时间为20分钟。
紫薯在透气状态下,在10.5-11.5℃低温下放置7天后,使部分淀粉转化单糖。由于自然状态下,花青素都是与单糖结合以花色苷的状态存在,单糖含量的增加,促进了花色素以稳定状态存在,减少了花青素的损失。避光放置7天是为了增加单糖的含量,直接加工的单糖含量少,因为花青素是与单糖结合以花色苷状态存在,所以单糖含量的多少影响其稳定性。若低于10.5℃,则紫薯容易发生腐烂现象,若高于11.5℃,则淀粉不易转化为单糖。必须严格将温度控制在10.5-11.5℃范围内。在10.5-11.5℃避光放置的时间为7天,这个时间是最合理的,7天内,淀粉转化为糖的速度较快,当放置时间小于7天时,单糖转化量较少,7天时,单糖转化趋于稳定,超过7天时,随时间增加,单糖含量有少量的增加,但是增加量很小,考虑到成本方面的原因,放置时间为7天最为经济也最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巴将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巴将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41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