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G焊接用焊条连接件及使用该焊条连接件的焊条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4025.8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8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郭福军;胡广林;姜文博;苗晓军;熊爱华;侯亚峰;李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g 焊接 焊条 连接 使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IG焊接用焊条连接件及使用该焊条连接件的焊条组件。
背景技术
TIG焊又称惰性气体保护钨极氩弧焊,是焊接有色金属最常用的一种焊接方法,焊接时,操作人员一手拿TIG焊炬熔化母材,一手拿TIG焊条填充焊缝。TIG焊条长度通常为1米左右,通过不断给进焊条完成焊接。在焊条缩短到长度为200毫米左右时,由于熔池热辐射,可能会烧伤人手,通常要将200毫米左右的的焊条头舍弃不用,更换新的焊条继续焊接,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为此中国专利CN203541828U公开了“一种TIG焊条延伸工具”,该焊条延伸工具包括钨极夹,钨极夹的一端插装有延伸杆,钨极夹的另一端用于焊条头插装,通过延伸杆增加人手与熔池之间的间距,这样操作人员手持延伸杆以继续对焊条头进行使用。现有的这种焊条延伸工具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焊条,但是由于插入钨极夹中的焊条不能使用,所以还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焊条头完全使用掉的焊条连接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焊条连接件的焊条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焊条组件的技术方案为:
焊条组件,包括焊条连接件和前后设置的前焊条、后焊条,焊条连接件包括条形结构的与所述前、后焊条材质相同的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前焊条过盈插装的前插孔,连接件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后焊条过盈插装的后插孔。
所述连接件本体为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条形结构。
所述连接件本体为空心套结构,前、后插孔由所述连接件本体的内孔的两端部构成。
本发明中TIG焊接用焊条连接件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TIG焊接用焊条连接件,包括条形结构的与相应前、后焊条材质相同的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的一端开设有供相应前焊条过盈插装的前插孔,连接件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供相应后焊条过盈插装的后插孔。
所述连接件本体为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条形结构。
所述连接件本体为空心套结构,前、后插孔由所述连接件本体的内孔的两端部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当前焊条使用至长度较短的焊条头时,将前焊条的焊条头过盈插装于连接件本体的前插孔中,将后焊条过盈插装于连接件本体的后插孔中,操作人员手持后焊条向前送进,由于连接件本体与前、后焊条的材质一致,所以前焊条的焊条头和整个连接件本体均可填充焊缝,随着后焊条的送进,前焊条的焊条头和整个连接件本体完全熔化,不会有任何焊条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焊条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图1中焊条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同时也是本发明中焊条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焊条组件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包括焊条连接件和前后设置的前焊条1、后焊条3,焊条连接件包括与前、后焊条材质相同的连接件本体2,在本实施例中前、后焊条和连接件本体均由铝合金制成。连接件本体为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条形结构,同时连接件本体也为空心套结构,连接件本体的内孔的前端部构成供前焊条过盈插装的前插孔2-1,连接件本体的内孔的后端部构成供后焊条过盈插装的后插孔2-2。
具体使用时,前焊条因已经使用一段时间,所以前焊条的长度较短,如果操作人员直接手持前焊条进行操作,操作人员的手因离熔池太近而被烧伤,在前焊条长度较短时,使用焊条连接件在前焊条的后端连接后焊条,这样操作人员就可以直接手持后焊条进行操作,由于焊条连接件的材质与前、后焊条一致,所以焊条连接件也可以相当于焊条来填充焊缝,这样整个前焊条和焊条连接件就可以被完全熔融,不会有任何材料的浪费。
在本焊条组件的其它实施例中:连接件本体也可以不是空心套结构,此时前、后插孔并不连通,连接件本体也可以不是直条形结构,比如说是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结构或具有折角的弯折结构。
TIG焊接用焊条连接件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焊条连接件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各焊条组件实施例中所述的焊条连接件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4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冲击制造表面微凸起形貌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单悬臂多功能割焊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