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43678.4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2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迟宗磊;藏伟功;丁振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凯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4 | 分类号: | A01N43/5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葡萄灰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灰霉病主要危害植物的花、叶片和果实,属于真菌性病害,一般由灰葡萄孢引起,低温高湿易发病,严重时引起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其合成方法为:以二甲基环戊酮为起始原料,与碳酸二甲酯反应,经烷基化、脱羧;再与碘代三甲基亚砜(由碘甲烷与二甲基亚砜制得)生成取代的环氧丙烷;最后与三唑反应,处理即得嘧菌环胺。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黄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
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该病害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在实际病害防治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切断传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况下,也难以彻底消灭病原菌,如药剂喷施,难以解决空气及露水中的病原菌;而单独熏棚,不能重点解决病叶、病果等病残体上或内部的病原菌。
嘧霉胺是一种内吸性、广谱杀菌剂。使用剂量为20~500克有效成分/公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组合物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嘧菌环胺、嘧霉胺。
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组合物中,嘧菌环胺、嘧霉胺的重量比例为1-5:2-4。
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组合物中,嘧菌环胺、嘧霉胺的重量比例为2:1。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还包括助剂,所述的有效成分嘧菌环胺、嘧霉胺占总成分的35-72%。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助剂为分散剂、湿润剂、乳化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崩解剂、稳定剂、填料、溶剂中至少一种,溶剂为有机溶剂或水。
杀菌组合物其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和乳油中的任一种。
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组合物中,杀菌组合物为悬浮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嘧菌环胺10-50、嘧霉胺20-40、分散剂5~15、防冻剂1~5、增稠剂0.1~2、消泡剂0.1~0.8,余量为水;
该悬浮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助剂按上述的配比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嘧菌环胺、嘧霉胺,在磨球机中磨球2~3小时,使粒直径均在5 mm以下,得悬浮剂制剂的杀菌组合物。
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组合物中,分散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
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增稠剂为: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消泡剂为: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组合物中,
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
防冻剂为:丙三醇;
增稠剂为:羟甲基纤维素;
消泡剂为:硅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嘧菌环胺、嘧霉胺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
(2)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药效更持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凯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凯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36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