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43433.1 | 申请日: | 2014-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7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高潮;王升威;陈杰;郑强;骆福平;申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6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罗伟平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大倍率充放电特性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功能元件,目前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电动车领域、储能系统领域以及最近新兴的平衡车领域等。
其中,人们常用的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使用功率越来越大,因此它们对锂离子电池的续航能力要求也越来越大。锂离子电池的续航能力主要体现在其能量密度以及充电速度两个方面。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提升已日益艰难,而拓展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缩短单位电量的充电时间是增强续航能力的有效途径。
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可从改善充电方法、改善电池化学体系和改善电池结构等方面进行。至今已有诸多专利或专利申请公开了改变充电方法以提升充电速度的技术方案,但关于可快充的电池化学体系,尤其是涉及高能量密度的可快充的电池化学体系的报道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保证膜片不脱膜的前提下,既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又可以提高其大倍率充放电特性的锂离子电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间隔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以及电解液,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如下组分:
负极活性物质 98.1%~99.8%;
负极导电剂 0~1%;
负极粘接剂 0.1%~1%;
负极稳定剂 0.1%~1%;
所述稳定剂的粘度为2000mPa·S~15000mPa·S;
所述负极导电剂为碳纤维、碳纳米管、碳纳米棒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或者为碳纤维、碳纳米管、碳纳米棒、磷状石墨、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与炭黑的混合物。
这些负极导电剂中,碳纤维、碳纳米管、碳纳米棒均为一维材料,磷状石墨和石墨烯均为二维材料,炭黑为零维材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当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或其他活性物质时,使用一维/二维导电材料或一维/二维导电材料与零维材料炭黑混用作为导电剂,可以更好地串联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导电效果更佳,从而可以降低导电剂的含量,同时,这些导电剂还起到类似粘结剂的作用,一维/二维导电剂的尺寸比活性物质颗粒的直径大很多,可起到一定束缚作用,二维导电剂则可直接包裹多个活性颗粒,类似于粘结剂,从而可以适当降低粘接剂的含量,提高负极活性物质含量,进而提升能量密度。
其次,稳定剂的粘度越大,其增稠和稳定效果越显著,因此,本发明选择粘度较大的稳定剂,从而可以相应地减少稳定剂的用量,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含量。同时稳定剂含量的减少可改善负极电子电导以及负极的脱锂嵌锂动力学性能,降低极化,增大充电过程的恒流时间,从而提升充电速度。稳定剂的粘度也不能太高(大于15000mPa·S),否则会导致浆料搅拌分散不均匀,影响锂离子的充放电的扩散途径,导致电池的倍率性能下降。
再次,由于粘接剂为非导电性高分子物质,其包覆在负极活性物质表面可以起到连接相邻的颗粒的作用,但是如此就阻碍了导电剂的电子传导,对电极的动力学影响较大,因此,降低粘接剂的含量可较大程度地提升倍率性能,具体而言,降低粘接剂的含量可改善负极电子电导以及负极的脱嵌锂动力学性能,降低极化,增大充电过程的恒流时间,从而提升充电速度。但是,粘接剂的含量又不能太小,否则负极膜片容易脱膜。实践证明,本发明中,负极粘接剂的含量在0.1%~1%之内是可以保证负极膜片不发生脱膜的。
此外,包覆在负极活性颗粒表面的粘接剂属于离子导体,但不导电子,而导电剂则属电子导体,但不导离子。一维/二维导电材料或一维/二维导电材料与零维材料炭黑混用作为导电剂加入后,与粘接剂交互连结成导电网络,这个导电网络不仅是离子导体也是电子导体,可大幅增加电子转移的活性位点,同时也提供了锂离子在电极表面嵌入脱出的导电通道。如此可大大提升电芯的倍率性能。
总而言之,本发明通过巧妙地选择合理的配方、适合的导电剂和适合的稳定剂的粘度,可以在保证膜片不脱膜的前提下,既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又提高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特性(即大倍率循环特性)和充电速度。
作为本发明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如下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3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弯折一体式妇科阴道窥镜
- 下一篇:拖把式水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