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张绝缘子串的带电水冲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3013.3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2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支锋;焦小春;曹小明;张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缘电力化学清洗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子 带电 冲洗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张绝缘子串的带电水冲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冲洗装置通过支架(2)支撑在所述绝缘子串(10)的上方;b、测量水的电阻率,并判断所述耐张塔上的风向和风力,根据所述风向和风力调整出水压力;c、边冲洗边牵引所述支架(2)带动冲洗装置移动,先冲下风侧的绝缘子串(10),后冲上风侧的绝缘子串(10);d、判断冲洗后的绝缘子是否出现污水滴落、局部起弧现象,若是,则重新冲洗对应的绝缘子,若否,结束冲洗。本发明实现了在500kV以上输电线路正常带电运行的情况下,对双联串或四联串的绝缘子表面的污秽进行冲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线路冲洗领域,特别是指一种500kV以上输电线路耐张绝缘子串的带电水冲洗方法。
背景技术
固定在耐张塔(或直线塔)上的绝缘子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着两个基本作用,即支撑导线和防止电流回地,由于绝缘子长期暴露在大自然中,通常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定程度的污秽。这些含有盐、酸、碱性成分的污秽,一般来说可溶于水,污秽溶于水后为电解质,具有很强的导电性。受污染的绝缘子,电导增大,绝缘性能降低,泄漏电流急剧增加,其闪络电压大大降低,此时就可能发生污秽闪络。尤其是当绝缘子设计泄漏比距不够或采用的绝缘子不能满足污秽要求时,污闪就必然出现。污闪事故一旦发生,可直接导致用户大面积、长时间停电,致使供电可靠率下降,从而给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现有的带电清洗方式只适用于500kV以下(通常是22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绝缘子的冲洗,由于500kV以上的输电线路电压太高,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生命危险,因此,无法实现500kV以上输电线路绝缘子的带电冲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耐张绝缘子串的带电水冲洗方法,解决了现有带电清洗方式无法实现500kV以上输电线路绝缘子的带电冲洗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耐张绝缘子串的带电水冲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冲洗装置的绝缘杆通过支架支撑在所述绝缘子串的上方;所述冲洗装置的水枪与被冲洗绝缘子之间的距离在1.0m以上;所述绝缘杆的长度在4m以上;b、测量水的电阻率,并判断所述耐张塔上的风向和风力,根据所述风向和风力调整出水压力;c、边冲洗边牵引所述支架带动冲洗装置移动,先冲下风侧的绝缘子串,后冲上风侧的绝缘子串;d、判断冲洗后的绝缘子是否出现污水滴落、局部起弧现象,若是,则重新冲洗对应的绝缘子,若否,结束冲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c的冲洗过程中,保持所述水枪产生的水柱与所述绝缘子串之间的夹角为30-4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的电阻率为10万Ω·cm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枪的喷口直径为3mm以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于500kV的输电线路,所述绝缘杆的长度为4m-6m;所述水枪与被冲洗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1.5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子串为双联串或四联串,冲洗时交替同时对相离较近的绝缘子进行冲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针对耐张塔双联串或四联串水平绝缘子串的冲洗,采用组合绝缘(包括绝缘杆、高压水柱和引水管的有效绝缘部分)的方式,实现了在500kV以上输电线路正常带电运行的情况下,对绝缘子表面的污秽进行冲洗,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减少了线路停电、降低维护成本,防止了污闪发生,确保了电网的安全与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缘电力化学清洗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晋缘电力化学清洗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30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