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氰电镀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2787.4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4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韩沛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市东桐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C25D3/22 | 分类号: | C25D3/22;C25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内江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氰电 镀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特别涉及一种无氰电镀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镀锌工艺是将锌板直接挂在镀槽内,锌板在电流的作用下溶解在电镀液中,内待镀工件在电流的作用下在电镀,电镀后的工件表面上镀上一层锌。
这样的工艺高能耗、低产能、高污染,镀后的镀层质量差,表面针孔多且大,结合力差,表面粗糙,毛刺多且长和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无氰电镀锌的方法,该无氰电镀锌的方法解决了表面针孔、结合力、表面光洁度和毛刺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氰电镀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人工除油;
化学除油;
清洗;
电解除油;
清洗;
清洗;
出光;
清洗;
清洗;
下槽施镀;电镀时,在镀液中加入锌锭溶解液;
清洗;
清洗;
钝化;
清洗;
清洗;
侵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镀液清澈明亮、无杂质、镀件产品光滑无毛刺,镀件无次品和废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锌锭溶解液的制备
将40重量份的烧碱放人40重量份的水中,搅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20重量份的锌锭,直至完全溶解。
实施例2
待镀工件按以下的工艺步骤进行:
1)人工除油。
2)化学除油。本步骤中,除油液为氢氧化钠、磷酸三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水溶液(氢氧化钠:磷酸三钠:碳酸钠重量比为40-60:50-70:20-30)。除油温度80-90Co,时间3-4分。
3)清洗。
4)电解除油。工艺条件为常温,电压12V,电流150—200A,电解时间30—40秒。除油液同化学除油。
5)清洗。
6)清洗。
7)出光。抛光出光步骤中,常温抛光,抛光液为盐酸水溶液,时间30-40秒。
8)清洗。
9)清洗。
10)下槽施镀。下槽施镀液中,镀槽中不挂锌板,而是在镀液中加入实施例1制备出的锌锭溶解液。锌锭溶解液加入量根据工件镀锌消耗量而定。镀液由含锌液与氢氧化钠液组成,每L镀液中含锌6-12克、氢氧化钠100-120克。
11)清洗。
12)清洗。
13)钝化。每L钝化液中,含络酸酐200-250克、硝酸10-16克和硫酸10-20克,钝化为常温,时间60-90秒。
14)清洗。
15)清洗。
16)侵泡。侵泡时采用纯净水,温度为80度。时间为60-120秒。
经过上述工艺步骤后的镀件经烘干后留待实施例4检测使用。
实施例3
待镀工件除取消4)电解除油和5)清洗,以及10)下槽施镀采用将锌板直接挂在镀槽内电镀外,其余工艺步骤和条件同实施例2。
经过上述工艺步骤后的镀件经烘干后留待实施例4检测使用。
实施例4
分别对实施例1和2镀后的工件镀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一:
表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市东桐机械厂,未经内江市东桐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27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