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植物叶片水热法制备碳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42310.6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1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泓毅;沈永玲;黄志平;刘国宏;汪吉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C09K11/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植物 叶片 法制 备碳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植物叶片水热法制备碳点的方法,尤其是以植物叶片为碳源一步水热法制备碳点。
背景技术
碳点(也称为碳量子点)即粒径小于10nm的碳粒子,是一种新型的碳材料,一经发现即成为研究热点,由于碳点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荧光强度高,光稳定性好,耐光漂白等优点,且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是优良的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在生物成像、分析检测、传感、光电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报道的用于制备碳点的方法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自上而下的方法和自下而上的方法。自上而下的方法,通常是将碳点从较大碳结构物质上刻蚀下来的,包括电弧放电法,激光消融法和电化学氧化法等,此类方法实验条件要求高且需要特殊仪器;自下而上的方法,由分子前驱体合成碳点,包括湿法氧化法、高温热解法、水热法、微波辅助合成法、超声合成法以及载体合成法等,但此类方法多是使用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表面修饰等后续处理,操作比较复杂,限制其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因此寻找廉价易得、天然无毒的碳源、简单直接的制备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热法简单、高效率,应用最为广泛。Huang等基于草莓汁为碳源合成了碳点并且建立的Hg2+的检测方法;Adhimoorthy等将橘子皮烘干脱色处理后,水热法获得了荧光碳点,虽然使用了绿色的碳源但是存在成本高,或是处理复杂,不适用于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一步水热法制备碳点的方法,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学试剂,无需前处理、钝化来辅助合成,制备简单易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植物叶片水热法制备碳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植物叶片洗净晾干;
2)称取植物叶片并转移至反应釜中,加入超纯水混合均匀;
3)将反应釜放置于烘箱中,在温度130-250℃条件下,水热反应2-15小时;
4)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到棕黄色液体,将棕黄色液体用截留分子量为3500透析袋透析15-48小时,收集透析液;或于10krpm以上转速下,高速离心20-40min,即得荧光碳点。
步骤1)所述的植物叶片碳源是薄荷叶片、昙花分枝、芦荟叶片、金银花叶片、扶桑叶片等。
步骤1)所述的植物叶片碳源是干叶片或者新鲜叶片。
步骤3)所述的反应温度优选150℃以上,反应时间优选4h以上。
步骤4)所述的透析时间,优选收集24h以后的透析液。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使用植物叶片为碳源,原料安全易得,成本低,通过一步水热法碳化制备,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过程可控,重复性好,易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所制备的碳点荧光性质稳定,耐光漂白能力强,分散性好,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较高的量子产率,可以适用于荧光标记、分析、传感、催化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碳点的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图(对应实施例1产物)。
图2:碳点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内嵌图为碳点溶液在自然光和紫外灯照射下的照片(对应实施例1产物)。
图3:碳点的最佳激发发射光谱图(对应实施例1产物)。
图4:碳点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光谱图(对应实施例1产物)。
图5:碳点在不同离子强度溶液中的的荧光变化图(对应实施例1产物)。
图6:碳点的荧光时间扫描图(对应实施例1产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实施例1
称取洗净晾干的新鲜昙花分枝2.58g,剪碎,转移至25mL反应釜中,加水10mL混匀,于180℃下水热反应8.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到棕黄色液体并于10krpm转速下离心25min后,取上清液即得。
实施例2
称取洗净晾干的干薄荷叶片0.38g,研碎,转移至25mL反应釜中,加水15mL混匀,于180℃下水热反应9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并于4000转下离心15min后,得到棕黄色液体,取上清液用截留分子量为3500的透析袋透析24h,收集透析液即得。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2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热法制备米白色凹凸棒石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回转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