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专用的可控缓释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542239.1 | 申请日: | 2014-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5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彤彤;陈金华;尹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专用 可控 有机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专用的可控缓释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中种植业又占到了一半以上,而肥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种植业的产量,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但农民为了追求农作物产量,盲目地施用化肥,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下降趋势,土壤缓冲能力减弱、抗灾能力衰退、肥料利用率低、土壤肥力降低。随着化肥过度使用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出现,无公害农业的推广,以及新型肥料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发展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新型有机肥料势在必行。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质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稻专用的可控缓释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赭石5-6、牛粪55-65、炉甘石3-4、尿素2-3、硫酸锌3-4、高岭土15-25、轮叶黑藻粉6-8、锂辉石粉3-4、磷酸二氢铵4-5、过硫酸钾2-3、稻草秸秆10-12、大豆油渣5-6、伊利石粉3-4、木屑8-10、土壤调理剂20-30、EM菌剂4-5、水适量;
所述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姬松茸菌渣8-12、啤酒污泥40-60、尿素10-15、锯末20-30、EDDHA螯合铁5-6、氨基酸螯合铜5-6、氨基酸螯合镁5-6、氨基酸螯合钙5-6、氨基酸螯合硼5-6、氨基酸螯合锰5-6、氨基酸螯合锌5-6、聚丙烯酰胺2-3、钾长石细粉1-2、EM菌剂4-5;其制备方法是将EDDHA螯合铁、氨基酸螯合铜、氨基酸螯合镁、氨基酸螯合钙、氨基酸螯合硼、氨基酸螯合锰、氨基酸螯合锌混合并研磨成细粉备用;再将啤酒污泥和锯末充分混合,加入EM菌剂、姬松茸菌渣,并调节水分为堆肥最大持水量60%-70%,堆积起来进行好氧高温堆肥,6-8天进行一次上下、里外翻堆,如此进行4-5次,高温50-60℃持续25-35天完成发酵,将发酵好的啤酒污泥堆肥晒干并粉碎;将前面所得细粉和堆肥干粉混合均匀,再通过尿素喷浆造粒将混合粉末制成球形颗粒,在颗粒未完全干燥,还带有少许粘性的条件下将聚丙烯酰胺和钾长石细粉混合喷涂在颗粒外表面形成包膜,最后将所得包膜颗粒低温烘干并冷却即可。
所述肥料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牛粪干燥后除臭,与稻草秸秆混合后粉碎,再与EM菌剂以及大豆油渣、木屑混合置于发酵池中进行20-30天的发酵,期间每隔5-7天翻堆一次,发酵温度保持在55-65℃;
(2)将发酵产物与轮叶黑藻粉、锂辉石粉、高岭土混合,风干后粉碎造粒,取粒径4-6mm颗粒备用,不合格的颗粒粉碎后重新造粒;
(3)将赭石、炉甘石、硫酸锌、磷酸二氢铵、过硫酸钾、伊利石粉混合后研磨成细粉并造粒;
(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颗粒混合,再将尿素加热熔融后包覆在颗粒外,再与剩余物料混合均匀,冷却后包装成袋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肥料采用牛粪作为主原料,通过严格控制的肥料颗粒粒径大小,以准确的把控肥料的缓释,从而满足了水稻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肥份的需求量,同时原料中多种强吸附性原料的使用能够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为绿色生态农业提供了基础。
添加的土壤调理剂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颗粒小、孔隙多,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大土壤的吸水性和保水性,有效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称取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赭石5、牛粪60、炉甘石3、尿素2、硫酸锌3、高岭土20、轮叶黑藻粉7、锂辉石粉3、磷酸二氢铵4、过硫酸钾2、稻草秸秆11、大豆油渣5、伊利石粉3、木屑9、土壤调理剂25、EM菌剂4、水适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22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