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管机下工作辊升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42104.5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8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郑志霞;马春平;刘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市钜星锻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06 | 分类号: | B21D11/06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管机下 工作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盘管机下工作辊升降机构,属于盘管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活动使用的盘管机,盘管机通过上、下、侧辊的旋转运动、升降运动发生位置变化,实现对各种异型型材、管材的弯制工作。而下辊升降运动多数采用液压油缸,传统下辊的升降单采用油缸升降传递动力(见图1),这种单用油缸传递动力存在如下缺陷:当盘管机开始盘管时,工作辊都需要稳定、精确的径向力和扭矩,而液压系统对温度比较敏感,不能严格保证定传动比,也无法对卷制出来的型材进行调整;其次,当卷制大型工件时,需要工作辊的径向力和扭矩满足卷制要求,如果下辊使用单用油缸支撑,所用油缸的尺寸就比较大,需要通过加强油缸的尺寸来满足,如此所占用的空间就比较大,制造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传动比稳定、满足卷制大型工件的盘管机升降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盘管机下工作辊升降机构,包括楔块机构和油缸,所述楔块机构包括均为水平设置的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其中第一楔块设置在下工作辊的下方并且与下工作辊轴承体连接,第二楔块紧贴设置在第一楔块下方,并且第二楔块与第一楔块为相对布置,所述油缸与第二楔块布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楔块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楔块与第二楔块截面均为三角形。
所述第一楔块与第二楔块截面均为梯形。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用本装置替代传统的单用油缸支撑,实现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相结合,通过油缸提供大的推力,楔块机构提供稳定的径向力实现稳定和精确的径向力和扭矩,从而保证卷制出工件满足一致性和精度要求,即保证了恒定的传动比、工作平稳、可靠性高。
二、当需要本装置卷制较大工件时,通过楔块机构中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的相对滑动实现下工作辊的升降,即在不占用更大空间的情况下即可保证所需的径向力和扭矩,实现卷制大型工件,扩大了盘管机的使用范围,也有效降低盘管机整机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下工作辊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中,1为下工作辊轴承体,2为下工作辊,3为油缸,4为第一楔块,5为第二楔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盘管机下工作辊升降机构,包括楔块机构和油缸3,所述楔块机构包括均为水平设置的第一楔块4和第二楔块5,其中第一楔块4设置在下工作辊2的下方并且与下工作辊轴承体1连接,第二楔块5紧贴设置在第一楔块4下方,并且第二楔块5与第一楔块4为相对布置,所述油缸3与第二楔块5布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油缸3的活塞杆与第二楔块5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楔块4与第二楔块5截面均为三角形。
所述下工作辊轴承体1、下工作辊2、油缸3均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盘管机下工作辊升降机构,包括楔块机构和油缸3,所述楔块机构包括均为水平设置的第一楔块4和第二楔块5,其中第一楔块4设置在下工作辊2的下方并且与下工作辊轴承体1连接,第二楔块5紧贴设置在第一楔块4下方,并且第二楔块5与第一楔块4为相对布置,所述油缸3与第二楔块5布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油缸3的活塞杆与第二楔块5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楔块4与第二楔块5截面均为梯形。
所述下工作辊轴承体1、下工作辊2、油缸3均为现有技术。
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装置的解释而并非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变化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对第一楔块4和第二楔块5外形所作的利于滑动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市钜星锻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长治市钜星锻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2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点工装
- 下一篇:具有弹性固定柱的钢卷开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