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田除草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1357.0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1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佛祥;张志伟;王礼文;朱刚;吴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25/04;A01N25/14;A01P13/00;A01N33/22;A01N33/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除草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除草剂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防除大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除草剂。
背景技术
化学方法除草是大豆田杂草防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使用单一种类化合物除草剂容易导致杂草产生抗药性。同时,大豆田杂草发生时的草相复杂,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等多类型杂草混生,使用单一种类化合物除草剂均会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缺陷和局限性,不能完全解决农田杂草。不同种类化合物除草剂组合,能扩大杀草谱、提升实际效果、延缓杂草抗药性、省时省工优点。
甲磺草胺,作用机理:甲磺草胺通过破坏细胞膜的形成防除杂草。与联苯醚类除草剂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都是通过在叶绿素中抑制原氧化酶的生物合成,导致有毒中间产物的累积,从而破坏细胞膜的形成。用该药土壤处理后,萌芽的杂草见光后很快萎蔫死亡,茎叶处理后,杂草迅速干枯,着药部分组织坏死。
乙氧氟草醚,作用机理:触杀型除草剂,在有光的情况下发挥杀草作用。主要通过胚芽鞘、中胚轴进入植物体内,经根部吸收较少,并有极微量通过根部向上运输进入叶部。芽前和芽后早期施用效果最好,对种子萌发的杂草除草谱较广,能防除阔叶杂草、莎草及稗,但对多年生杂草只有抑制作用。在水田里,施入水层中后在24小时内沉降在土表,水溶性极低,移动性较小,施药后很快吸附于0-3厘米表土层中,不易垂直向下移动,三周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在土壤中半衰期为30天左右。
二甲戊灵,作用机理:抑制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不影响杂草种子的萌发,而是在杂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芽、茎和根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双子 叶植物吸收部位为下胚轴,单子叶植物为幼芽,其受害症状是幼芽和次生根被抑制。
本发明人对甲磺草胺、乙氧氟草醚和二甲戊灵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配方筛选试验和大田药效试验的基础上,发现甲磺草胺、乙氧氟草醚和二甲戊灵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内对大豆田香附子等一年生杂草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或相加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扩大杀草谱、使用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的大豆田的除草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豆田除草剂,由有效成分A、B、C以及适宜的农药助剂组成,其中有效成分A为甲磺草胺、B为乙氧氟草醚、C为二甲戊灵,有效成分A、B、C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20%、1%~30%、1%~20%,其余为农药助剂。
所述的除草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按照公知的方法,选用适宜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赋型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剂型。
本发明除草剂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
本发明除草剂中使用的农药助剂包括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填料、载体等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发挥药效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本发明除草剂的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农作物、杂草、天气情况变化而有小量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量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
2、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降低了成本;
3、延缓杂草对产生化合物抗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下列各实施例中各组分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实施例一:34%甲磺草胺·乙氧氟草醚·二甲戊灵悬浮剂
甲磺草胺10%,乙氧氟草醚4%,二甲戊灵20%,500#5%,LS 6%,快T7%,黄原胶3%,膨润土2%,黄原胶1%,有机硅1%,去离子水补足至100%。
将上述物料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34%甲磺草胺·乙氧氟草醚莠·去津悬浮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1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浮剂型农药
- 下一篇:一种快速鉴别N1、N2亚型流感病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