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烫烧伤膏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0639.9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5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季秀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秀震;黄美兰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K36/756;A61K36/896;A61K36/886;A61K9/06;A61P17/02;A61K33/06;A61K33/12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陈乾康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烫烧伤膏,适用于烫烧伤口的愈合治疗。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难免偶然被火烧伤或开水烫伤,轻者,造成局部皮肤红肿热疼,或有水泡;重症,皮焦内卷,流水溢浓,休克感染,医治不当,留下疤痕,或者植皮,痛苦不堪,危及生命。人们期盼一种既能减轻患者病痛和减轻经济负担,又能使患者皮肤恢复如初的良好烫烧伤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结合前人经验合理配置了一种治疗效果良好的烫烧伤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烫烧伤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粉末与茶油调和而成:地榆1份、大黄1份、黄柏1份、寒水石1份、滑石1份。
为提高创口收敛效果,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粉末:芦荟0.5—1份,或者炒焦黄的桂圆核0.5—1份,或者芦荟0.5—1份与炒焦黄的桂圆核0.5—1份。
上述配方的药理依据:
1、地榆:苦酸、寒、无毒,具有凉血止血、抗炎、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水火烫伤,防止细菌污染、减少创面渗出,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据《药物图考》记载: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据《中华药海》记载:地榆粉外敷可起解毒消炎,生肌敛疮之效。对烧伤中度以上,体内水液外渗,全身反应性水肿,如创面大则出现伤阴的症状,津血同源,津伤则血耗,严重可出现休克,应用地榆研粉外敷可减少创面渗出。
2、大黄:味苦、寒,具有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有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止血作用,外治水火烫伤,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据《夷坚志》记载:治汤火灼伤,庄浪大黄(生研),蜜调涂之,不唯止痛,又且灭瘢。据《本草从新》记载:吐血衂血,血闭、损伤积血、一切实熟、血中伏火、蚀脓消肿、能推陈致新。
3.黄柏: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抗炎、抗溃疡等功效。据《本经逢原》记载:黄柏,生用降实火。据《用药心法》记载:治疮痛不可忍者。据《本草从新》记载:治诸疮痛痒、冻疮、头疮、口疮等。《中华药海》记载:①抗菌作用,实验证明,黄柏所含的小檗碱不论体内体外均能增强狗白细胞呑噬作用,可使菌数减少。②抗炎作用,黄柏可使炎症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炎症反应。③如猪子氏调查关于大黄事项,谓外用多为皮肤火伤炎症。
4.寒水石:性味、辛、咸,寒,具有清热降火、利窍 、消肿等功效。据《卫生易简方》记载:治汤火伤灼,寒水石烧研敷之。据《本草求真》记载:敷汤水火伤。据《本经逢原》记载: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据《本经逢原》记载: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 。据《中华药海》记载:①凉血散瘀,寒水石味辛行散,性寒凉血,功能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等。②消肿敛疮,沸水、火焰、或化学物品等损伤皮而烧伤,古名水火烫伤。症见皮肤潮红疼痛。或有水泡,若表皮脱落,则露出鲜红创面,甚则肉色灰白,或皮焦肉卷,易天感染,流水溢浓等。③本品为水火汤伤外用之要药。
5.滑石:甘、淡,寒,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等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逐凝血、解燥渴、降心火、金疮出血、诸疮肿毒。据《中华药海》记载:①保护皮肤和粘膜作用,撒于皮肤,粘膜创面而能形成被膜,可防外来剌激,同时又能吸收分泌物促进干燥结痂。②抗菌作用;对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6、芦荟:苦、寒,具有泻热导滯、清肝、杀虫、消炎抗菌消肿、增强皮肤弹性、保护皮肤粘膜、预防粉刺、润泽皮肤、防止老化等功效,可用于外治癣疮瘰疬。据《中华药海》记载:①芦荟叶苦寒,善泄血分热,可凉血止血,消肿止痛。②杀虫敛疮,可治流注、丹毒、溃疡烂肉、久不收口、汤火伤口或痔疮、疥癣等。③芦荟叶浆汁制成含多糖类(聚糖醛酸脂)的凝胶制剂,用于皮肤或其它组织创伤以及烧伤。
7.龙眼核:苦、涩、平,具有行气散结、止血、定痛、理气、化湿、燥湿等功效,可用于创伤出血的治疗。据《中华本草》记载:桂圆核味涩、有理气止痛、止血、收湿等功效,可用于疝气疼痛、外伤出血、疥癣、湿疮等。据《本草再新》记载:治瘰疬,消肿排脓拔毒。《纲目拾遗》记载:桂圆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备,遇面上或磕伤及金刃伤,以此敷之,定痛止血生肌,愈后无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秀震;黄美兰,未经季秀震;黄美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06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梅毒的草药
- 下一篇:一种可控的溶解性密封球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