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0593.0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4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薛海河;郭立平;张华;罗海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富翔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3/02 | 分类号: | B65B3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谢志为 |
地址: | 314102 浙江省嘉兴市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膜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包膜装置,用于将保护膜包附于产品上,包括承载机构及包膜机构。承载机构上开设有多个定位槽及多个第一定位孔,多个定位槽用于放置并定位产品。包膜机构包括气密性连接的吸气压合板与吸膜支撑板。吸气压合板上连接有吸气件,吸气压合板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狭槽并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第一定位销,吸气压合板的另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吸气孔,吸气孔与吸气件连通。吸膜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吸气窗口,多个吸气窗口均与吸气孔连通且多个吸气窗口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销,多个第二定位销用于将保护膜准确定位于吸气窗口上,吸膜支撑板与多个第一定位孔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定位销。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包膜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产品表面进行包膜的包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产品的包膜封装均使用人工来完成。然而,人工包膜一方面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大批量的包膜需求;另一方面,人工所贴膜体整膜定位有时会出现偏差,导致膜体的对接处出现倾斜,并且所贴膜体有时可能会未完全贴合产品,导致膜体出现褶皱、气泡等,包膜的质量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包膜效率及包膜质量均较高的包膜装置。
一种包膜装置,用于将保护膜包附于产品上,包括承载机构及包膜机构。承载机构上开设有多个定位槽及多个第一定位孔,多个定位槽用于放置并定位产品。包膜机构包括气密性连接的吸气压合板与吸膜支撑板。吸气压合板上连接有吸气件,吸气压合板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狭槽并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第一定位销,吸气压合板的另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吸气孔,吸气孔与吸气件连通。吸膜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吸气窗口,多个吸气窗口均与吸气孔连通且多个吸气窗口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销,多个第二定位销用于将保护膜准确定位于吸气窗口上,吸膜支撑板与多个第一定位孔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定位销。
一种包膜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附有保护膜的离型纸定位并吸附于包膜机构上;将产品放置于承载机构的定位槽内;去除离型纸,仅保留保护膜吸附于包膜机构上;包膜机构定位贴合于承载机构上,之后包膜机构闭气,保护膜贴附于对应的产品上;将包膜机构翻转后,再将包膜机构定位贴合于承载机构上,包膜机构按压贴附于产品上的保护膜,保护膜部分包覆于产品上。
本发明的包膜装置及包膜装置的使用方法,通过定位槽将产品定位收容于承载机构内。通过第三定位销与第一定位孔配合定位,吸膜支撑板定位放置于承载机构上,此时,保护膜准确定位并贴附于产品表面。包膜机构翻转后,吸气压合板能够通过第一定位销与第一定位孔配合定位放置于承载机构上,能够将保护膜紧密压合于产品上。上述操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包膜的品质;同时,该包膜操作均自动化完成,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包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膜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包膜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包膜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包膜装置的吸膜支撑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包膜装置的气路连接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包膜装置的吸气压合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包膜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富翔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富翔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05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