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掺杂分子筛催化转化甲烷无氧直接制乙烯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39544.5 | 申请日: | 2014-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6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包信和;蔡凡;郭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C11/04 | 分类号: | C07C11/04;C07C2/76;C07C15/04;C07C15/06;C07C15/24;B01J29/035;B01J29/46;B01J31/04;B01J29/85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掺杂 分子筛 催化 转化 甲烷 直接 乙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无氧连续流动条件下金属掺杂分子筛催化甲 烷直接制备乙烯,同时联产芳烃和氢气的方法,该过程实现了目标产 物的高选择性生成。
背景技术
随着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各国都在寻求新的高 效、清洁的替代能源以缓解危机。而以甲烷为主要组分的天然气就是 其中一种合适的替代品,尤其是近年来页岩气及可燃冰的发现大大增 加了甲烷的可开采量,天然气的消费市场也在逐渐增大。从2010到 205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增加60%,但煤炭和石油消费将处于逐步 下降趋势,到2040年天然气的比例将与石油持平,到2050年将超过 石油,成为世界第一能源。与此同时,天然气目前主要是作为燃气使 用,在化工应用中所占份额极少,重要下游化工产品(如烯烃、芳烃 等)仍然需要通过石油炼制,这就使得这些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而且 其供给量也会受石油资源的枯竭的限制,因此用甲烷替代石油制备重 要化工产品也是大势所趋。甲烷的催化活化及有效转化也就成了科学 研究的热点。
甲烷转化的途径可以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所谓间接法即甲烷首 先通过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或氧气重整制备合成气,再通过合成气转 化工艺制备相应的化学品或油品。间接转主要缺点在于其工艺繁琐, 甲烷利用率不高。
而甲烷的直接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甲烷转化。目前研究较多 的有三个过程: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OCM)、甲烷选择氧化SOM)、 甲烷无氧芳构化(MDA)。甲烷氧化偶联制C2烃(OCM)的反应自 从1982年被报道以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迄今为止,甲烷转化率可 达20%~40%,C2选择性可达50%~80%,C2烃类收率可达14%~25%, 但由于高温临氧情况下,甲烷深度氧化产生大量CO2,大大降低了甲 烷的利用率,同时还存在着反应产物难以分离等一系列问题,因而离 工业应用还有一大段距离。而甲烷选择氧化制备甲醇或甲醛,其目标 产物在反应条件下的活性远远高于甲烷,很难在高转化率的条件下保 证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因而基本不具应用前景。
甲烷的无氧芳构化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 员在1993年首次报道。他们利用Mo/HZSM-5催化剂,连续流动模 式下进行无氧芳构化反应。在973K和常压下,CH4转化率大约为6%, 芳烃的选择性大于90%(不计反应积炭)。然而经过多年的研究仍然难 以解决催化剂失活的难题,迟迟未能走向工业应用。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课题组在 Science杂志上报道了“单铁中心催化剂”催化转化甲烷直接生成乙 烯、芳烃和氢气的过程,为甲烷的工业转化带来了一条新的途径。该 催化剂在1223K~1363K的反应温度区间内,均可实现甲烷原子经济 性转化为乙烯、苯和萘,实现产物“零积碳”过程。此外在1293K,14.5 L·g-1cat·h-1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能够在60h内不失活,甲烷转化率 及产物乙烯、苯、萘选择性均保持稳定。
基于以上概念,可以在水热分子筛合成过程中,直接将单金属中 心引入分子筛骨架,从而达到利用分子筛晶格稳定该单金属活性中心 的目的,进而用于甲烷的直接转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筛晶格掺杂金属原子催化剂在无氧连续流 动条件下甲烷直接转化为乙烯,并联产芳烃和氢气产物的方法。所谓 的甲烷无氧转化是指在无分子氧(O2)或无单质硫(S)或无氧硫化 合物(如,SO2等)存在的条件下直接将甲烷转化的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金属原子掺杂于特定分子筛 晶格的单金属中心活性位催化剂。所谓的晶格掺杂是指掺杂金属元 素与掺杂基质元素发生交换,掺杂金属元素与掺杂基质的其它元 素形成(如离子键等)或不形成特定化学键,使掺杂金属元素被 限制于掺杂基质的晶格中,从而产生特定的催化性能。
所述金属原子掺杂催化剂,掺杂金属元素包括:钠、镁、钾、锰、 铁、钴、镍、铜、钼、锌、镓、锗。
所述金属原子掺杂催化剂,其掺杂量为金属质量分数占总质量 0.001%~10%;优选,0.0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9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化六氟异丙基甲醚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乙烯齐聚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