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聚苯胺/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39376.X | 申请日: | 2014-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2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军;王昌科;佟威;牟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C08K3/04;C08K3/22 |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李枢 |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苯胺 石墨 氧化 复合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导电性良好的聚苯胺/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苯胺(PANI)是一种独特的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环境稳定性、质轻、成本低,制备简单等优点,尤其在电磁屏蔽、抗静电、金属防腐、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元件和防腐涂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聚苯胺合成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氧化聚合法和电化学合成法。其中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相对简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一般通过在酸性条件下加入氧化剂(KIO3,K2CrO7等)氧化苯胺来制备性能稳定,导电性好的聚苯胺。
Fe3O4是人类比较早知道和被应用的铁氧体,是一种尖晶石型的亚铁磁性材料。在微波波段,对入射电磁波不仅能产生磁损耗,还能产生电损耗,是一种双复介质。由于其独特的磁学和电学性质,且制备方法相对简单、化学稳定性好,目前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广泛研究。
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重要衍生物,表面含有大量的功能性基团,如羟基羧基环氧基和羰基等。这些含氧基团的接入赋予氧化石墨烯一些独特性质,如分散性亲水性与优异的复合性能等,使其成为一种潜在的制备复合薄膜的良好材料。氧化石墨烯具有比面积大,力学性能优异,制备过程简单,原料石墨价廉易得,表面的官能团可以增加其赝电容优点,使其更适宜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的制备流程: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将石墨制备为氧化石墨烯,再将氧化石墨烯与柠檬酸铁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入气氛管式炉中在温度超过650℃时保温2h,缓慢冷却至室温。因此,将聚苯胺与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进行复合,可以获得电容高且稳定性好的复合导电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性良好,复合均匀的制备聚苯胺/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方法。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备聚苯胺/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制备工艺如下:
将一定量苯胺﹑盐酸混合,在搅拌混合液过程中逐步滴加过硫酸铵溶液和含有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粉的盐酸混合溶液,其中过硫酸铵与苯胺按照一定摩尔比加入,在一定的溶液温度﹑pH值及搅拌时间条件下,经滤洗,烘干,研磨后得到聚苯胺/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
上述的苯胺与盐酸混合的摩尔比为1:2。
上述的含有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粉的盐酸混合溶液,其中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粉的加入量为0.1g~0.5g。
上述的过硫酸铵与苯胺的摩尔比为1:1.5~2。
上述的聚苯胺/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条件为:
溶液温度为0~5℃,pH值1.5~2.0;
连续搅拌时间为3~5h;
滤洗3~5次;
烘干温度80℃,烘干时间24h。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采用在低温下将苯胺与盐酸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基础液,滴加一定量的过硫酸铵与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粉,连续搅拌,能够化学合成得到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颗粒均匀﹑导电性良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制备聚苯胺/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制备工艺如下:
将0.1mol苯胺、200mL 1mol·L-1的盐酸溶液在0~5℃的冰水浴中混合,电动搅拌20min,同时匀速滴加1mol·L-1的过硫酸铵(APS)50mL和含有0.1~0.5g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粉的1mol·L-1的盐酸混合溶液,30min滴加完后,继续在0~5℃﹑pH值 1.5~2.0条件下搅拌3~5h,反应完成后过滤清洗3~5次,滤出物在80℃烘干24h,再用无水乙醇充分研磨后既得。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9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门锁
- 下一篇:在薄膜晶体管器件上制备含硅膜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