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脏病的缓释药物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8926.6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0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平;吴亚贞;贾晓云;林元华;蔡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生部北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1/138;A61K47/04;A61P9/12;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李欣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脏病 药物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脏病的缓释药物制剂,尤其是一种以介孔二氧化硅为 载体的美托洛尔缓释型药物,属于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亚健康人群的同步增长,2011年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群超过2亿,但七成不知道自己患病,每年因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大约300万人,其中有一半与高血压有关,并且心脑血管疾病 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趋于年轻化,增大了患病群体。大多数高血压原因不明, 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长期有效的实施降压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 存活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美托洛尔(metoprolol),化学名为1-[4-(2-甲基乙基)苯氧基]-3-异丙氨基 丙醇,是一种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稳 定性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其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吸收率大于90%,但肝脏代谢率 达95%,首过效应为25%-60%,故生物利用度(F)仅为40%-75%。口服血桨浓度 髙峰时间一般在1.5小时,最大作用时间为1-2小时。快代谢型者的半衰期(tl/2) 为3-4小时;慢代谢型者的半衰期(tl/2)可达7.55小时,血浆髙峰浓度的个体 差异可达20倍,导致患者血浆药物浓度波动较大,不良反应如心率减慢、血压 降低、疲乏和眩暈、抑郁、恶心、胃痛、气急、关节痛等明显。美托洛尔盐类化 合物广泛而优良的疗效及吸收较快、半衰期短、首过效应强等特点,所以美托洛 尔被广泛制备成缓释颗粒或缓释微丸制剂,即药物缓释系统。
药物缓释系统是将药物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以物理或者化学方式 结合,使其在人体内以扩散、渗透等方式在局部均匀持续释放,它能控制药物释 放速率和周期,并能使药物达到人体特定的靶部位。一般的给药方式,使人体内 的药物浓度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血液中或是体内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上下波动较 大,有时超过病人的药物最高耐受剂量,有时又低于有效剂量,这样不但起不到 应有的疗效,而且还可能产生副作用。频繁的小剂量给药可以调节血药浓度,避 免上述现象,但往往使患者难以接受,实施起来有很多困难。因此制备能够缓慢 释放药物成分的缓释性长效药品在治疗中经常是非常需要的。要制备缓释长效药 品,关键是要制备能使被承载的药物缓慢释放的载体材料。
目前,药物载体材料有很多种,从临床角度,应用比较成熟的是有机药物载 体,比如微乳,脂质纳米粒,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纳米粒,分子凝胶等。然而,有 机载药系统本身的不稳定性和低的载药量/载药率,使得它们在临床前期以及以 后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和有机药物载体相比,无机药物载体表现出高的热/化 学稳定性以及对生理环境的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和低生物降解率,并且容易被 赋予特殊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从而显示特定的功能和性质,比如孔隙率, 磁性,荧光等。磁性纳米粒子,半导体量子点,金属纳米粒子,碳基纳米材料, 层状氢氧化物等,已经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并在纳米医学上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采用的药物负载方法,所采用的二氧化硅载体内外部孔道均为介 孔材料。药物进入载体表面孔道后,没有足够大的传质推动力来实现药物的进一 步负载,使得药物最终负载量不高,缓释效果不好,不能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MSNs)为载体的治疗心脏病的缓释药物制剂。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成孔径可调的介孔二氧化硅 纳米粒子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缓释药物制剂,由美托洛尔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载体 组成。
所述美托洛尔为酒石酸美托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或富马酸美托洛尔。
所述美托洛尔为酒石酸美托洛尔。
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孔径为3-6nm,粒径为100-200nm。
所述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制备球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CM-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生部北京医院,未经卫生部北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8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模法生长3″×9″片状氧化铝单晶体
- 下一篇:机械密码护芯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