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器外风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8842.2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2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林;刘国徽;熊礼华;沈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4 | 分类号: | H02K9/14;H02K5/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器 外风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立式电机的冷却器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冷却器外风路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部分立式电机由于各种限制,存在通风环境比较恶劣,需要侧面出风的情况,此类型冷却器需寻找一种相适应的冷却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冷却器外风路结构,采用该结构的冷却器外风路能有效解决立式电机侧面出风的问题。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冷却器外风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冷却器主体,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出风口密闭连接有进出风罩,进出风罩内腔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进出风罩内腔分为上风路、下风路,进出风罩内腔中还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电机轴定位于隔板的自由端外侧,进出风罩上对应于风扇的上端位置设有挡风盖板,进出风罩上对应于上风路出口端设置有出风百叶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其中所述第一隔板连接于进出风罩内壁、并沿进风方向在进出风罩内腔中延伸至风扇一侧边缘处,第二隔板连接于进出风罩封闭端的挡板上,且第二隔板延伸至风扇另一侧边缘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出风罩呈“L”型。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外形美观,使用本产品能有效解决立式电机侧面出风冷却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产品中的进出风罩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隔板在进出风罩内部隔出上、下两个风路,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包括风扇1、挡风盖板2、进出风罩3、第一隔板4、出风百叶窗5、冷却器主体6、下风路7、上风路8、第二隔板9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冷却器外风路结构,包括冷却器主体6,所述冷却器主体6的出风口密闭连接有进出风罩3,进出风罩3内腔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进出风罩3内腔分为上风路8、下风路7,进出风罩3内腔中还设置有风扇1,所述风扇1通过电机轴定位于隔板的自由端外侧,进出风罩3上对应于风扇1的上端位置设有挡风盖板2,进出风罩3上对应于上风路8出口端设置有出风百叶窗5。
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9,其中所述第一隔板4连接于进出风罩3内壁、并沿进风方向在进出风罩3内腔中延伸至风扇1一侧边缘处,第二隔板9连接于进出风罩3封闭端的挡板上,且第二隔板9延伸至风扇1另一侧边缘处。
所述进出风罩3呈“L”型。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冷却器主体6下方进风,然后冷却风由冷却器主体6进入通风装置,此时冷却风已经过热交换,温度升高,再通过风扇1由下风路7走到上风路8,然后通过出风百叶窗5排入大气中。主要运行方式为:冷却器主体6上部风扇1通过旋转,让冷却风从冷却器本体6底下进入冷却器主体6,在冷却器主体6内部发生热交换,冷却风温度升高,冷却风通过冷却器主体6后,进入进出风罩3,由于有挡风盖板2的存在,冷却风不得向风扇1正上方出风,第一隔板4刚好可以把冷却风从进出风罩3下风路输送到上风路8,最后进出风罩3于相应出风百叶窗5的位置开一个出风区域,于此区域出风,这样就完成了外风路的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8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直流电机的换向极结构
- 下一篇:双重除尘的碳酸钙粉尘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