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体实验大鼠生殖道内生殖细胞送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38823.X | 申请日: | 2014-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7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勃;岳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D19/02 | 分类号: | A61D1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体 实验 大鼠 生殖 生殖细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体实验大鼠生殖道内生殖细胞送取装置,属于动物胚胎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动物活体内往外进行人工取卵过程中,常用的手段是借助超声波穿刺取卵,这种方法首先需要服用药物,将卵子排出,然后手术穿刺。超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吃药和手术对动物身体都会造成较大的伤害,大量促排卵的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用药之后,常常会出现肾衰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等不良反应,同时手术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感染等,不符合动物福利研究中人们提倡的3R原则。所排出的卵也没有自然排出的好。人工受精过程中,常采用导管将精液输入雌性生殖道内,尽管时间较短,但是导管较粗,也会对雌性生殖道造成损伤。所以在不用接触卵巢在排卵期于生殖道内取卵或者受精就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如何研究出一种可以在活体实验大鼠生殖道内送取生殖细胞的装置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仿生棘皮动物管足的运动原理,结合摄像定位,发明一种活体实验大鼠生殖道内生殖细胞送取装置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实大鼠生殖相关实验研究中取卵和授精过程中常给大鼠生殖道甚至卵巢造成伤害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活体实验大鼠生殖道内生殖细胞送取装置,该种活体实验大鼠生殖道内生殖细胞送取装置仿生棘皮动物管足的运动原理,设计一种可以外控、运动并能抽取或释放的细长装置,从而达到既能减小获取卵子或释放精子对大鼠生殖道造成的伤害、同时能够更有效地将精子输送到需要的部位,又能方便操作,减少对大鼠施加过量的药物对其身体造成的影响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活体实验大鼠生殖道内生殖细胞送取装置由动吸球1、吸送管2、操作囊3、球顶吸口4、球腰吸口5、前行管足6、后退管足7、球管连接8、前行推囊9、吸取囊10、后退推囊11、推囊孔12、吸取囊孔13、出液管14、管足腔15、管足壁16、控制膜17、控制膜裂缝18、撑环19、环饼连杆20、吸盘底饼21、吸盘腔22、吸盘口23、管足底24、管足管25、管足26、管足孔27、摄像头28、闪光灯29、闪光灯连线30、动吸球外壁31、管足底附着壁32、伸缩舱33、充气舱34、摄像电缆35、闪光灯电缆36、管足控管37、管足环管38、电脑数据线39、控制电脑40、悬丝41组成,其特征在于:动吸球1橄榄形,横截面为椭圆形,其最长直径长0.5-1厘米,最短直径长0.05-0.3厘米。动吸球1从前到后的结构为:前端设置有球顶吸口4、摄像头28和闪光灯29;前半部的前1/5-3/5设置有2-5圈前行管足6,每圈前行管足6由3-15个均匀分布在球外壁上的管足26组成;中部设置有4-8个球腰吸口5;后半部的后1/5-3/5设置有2-5圈后退管足7,每圈后退管足7由3-15个均匀分布在球外壁上的管足26组成;后端设置有球管连接8,球管连接8可将动吸球1与吸送管2连接在一起。管足26在动吸球外壁31上通过管足孔27伸出动吸球1。
所述的动吸球1从外到内的结构为:最外面为硅胶质的动吸球外壁31,其厚度为0.1-0.3毫米;动吸球外壁31内为伸缩舱33,伸缩舱33是管足26伸缩活动的空间,内部空间最宽为0.1-0.4毫米;伸缩舱33内壁为管足底附着壁32,管足底附着壁32不锈钢质,厚度为0.1-0.5毫米,前后两端开口,中部上面有孔供出液管14在球腰吸口5下的分枝穿行,管足底24也粘附在管足底附着壁32外表面上;管足底附着壁32内为充气舱34,其内充有空气;充气舱34中央为出液管14。
所述的球顶吸口4是出液管14在动吸球1顶端的开口;球顶吸口4的周缘均匀设置有1-4个摄像头28,其像素在120万以上,其后通过摄像电缆35与电脑数据线39相连;闪光灯29是为摄像头28提供光源的灯泡,在球顶吸口4的周缘均匀设置有1-12个,相互间通过闪光灯连线30相连,最后汇集到闪光灯电缆36,由控制电脑40中相应设备提供电能和控制电的输送。球腰吸口5位于动吸球1中间腰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8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