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38384.2 | 申请日: | 2014-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4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江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3/00 | 分类号: | H05K13/00;H05K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任媛;张颖玲 |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的组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一个包括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通常包括边框以及表面玻璃等结构;所述表面玻璃与所述边框组成了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图1为现有的电子设备中边框与表面玻璃的连接结构;现有技术在组装边框与表面玻璃的时候,制作步骤包括:
成型表面玻璃010;
成型壳体030;
将表面玻璃010与成型壳体030通过粘合剂020粘合。
然而组装过程中,显然表面玻璃030与边框之间不可能做成无缝对接,否则将出现组装故障,如玻璃碎裂及框变形等问题;故在组装完成之后,表面玻璃010与边框030之间还留有间隙040;通常所述间隙大小为0.2mm左右。
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窄边框以及无边框的设计,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但是对制作工艺提出高难度的挑战。在现有技术中通过改良制作工艺已大大缩小了边框的宽度;但是即便如此,现在的制作工艺还是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窄边框或超窄边框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进一步满足用户对窄边框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制作方法,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边框及表面玻璃,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表面玻璃,所述表面玻璃的至少一个边缘设有与所述边框连接的第一区域;
固定已成型的表面玻璃;
在所述表面玻璃的侧面成型所述边框。
优选地,
所述第一区域邻近所述边框的侧面呈阶梯状;
所述在所述表面玻璃的侧面成型所述边框包括:
在所述呈阶梯状的侧面成型所述边框。
优选地,
所述表面玻璃包括四个侧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四个侧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不同侧;
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
在所述表面玻璃的侧面成型所述边框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边框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之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之上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表面平齐。
优选地,
在形成所述表面玻璃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表面玻璃上形成一个凸起;
其中,所述凸起用于在成型所述边框时,阻止所述边框的制作原料向所述表面玻璃的中心位置漫延。
优选地,
所述固定已成型的表面玻璃包括:
将所述表面玻璃的第二表面固定在加固部件的第三表面上;
其中,所述加固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表面垂直的第四表面;
所述在所述表面玻璃的侧面成型所述边框为:
在所述表面玻璃的侧面以及所述第四表面的周围成型所述边框。
优选地,
所述第一区域邻近所述边框的侧面设有凹槽;
所述在所述表面玻璃的侧面成型所述边框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形成位于所述凹槽内的连接所述边框与所述表面玻璃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实施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表面玻璃及在所述表面玻璃侧面成型的边框;
所述表面玻璃的至少一个边缘设有与所述边框连接的第一区域;
所述边框与所述表面玻璃在所述第一区域无缝连接。
优选地,
所述第一区域邻近所述边框的侧面呈阶梯状。
优选地,
所述表面玻璃包括四个侧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四个侧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不同侧;
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
所述边框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之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表面平齐。
优选地,
所述表面玻璃上还设有在制作所述边框时防止所述边框的制作原料向所述表面玻璃中心位置漫延的凸起。
优选地,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加固部件;所述加固部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表面玻璃连接;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边框连接。
优选地,
所述第一区域邻近所述边框的侧面设有凹槽;
所述边框上设有所述边框与所述表面玻璃的连接结构;
所述连接结构至少部分所述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83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组之间的基于云端的数据项共享和协作
- 下一篇:自动贴装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