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通信网现场运维数据加密传输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8004.5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1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高雪生;邵波;张际;汤震;张懿;周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08;H04W12/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通信网 现场 数据 加密 传输 验证 方法 | ||
1.一种电力通信网现场运维数据加密传输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1)用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实现在无线传输公网内远程系统对于智能终端设备的绑定管理;
(2)用配置有红外扫描功能的智能终端进行运维现场数据采集;
(3)数据加密处理
将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的128位秘钥中的30位作为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验证信息进行组合,在加密采集数据的过程中,随机选择秘钥中连续的32位数据,16位为1组共2组,2组数据分别替换为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于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均为15位,每组16位数据中的1位数据随机生成,从而实现对于传输数据的加密;
(4)数据传输
利用无线传输公网实现绑定的智能终端和远程系统之间数据传输;
(5)数据解密
用数据加密处理方法使用的秘钥实现对远程系统接收数据的解密;解密的子密钥块是由加密子密钥的加法逆或乘法逆构成的;解密数据后,通过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验证解密数据的合法性,合法数据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数据结果验证,未通过验证的数据将直接丢弃,并进行报警;
(6)数据结果验证
数据结果验证是远程系统对传输数据是否符合运维现场要求的过程进行验证,不论验证结果是否正确都将会对验证结果进行反馈,数据比对服务负责将终端采集并传输至远程平台的数据进行验证,以确定现场是否按要求完成运维工作;
(7)数据加密
对远程验证后的结果数据加密;
(8)数据回传
用无线传输公网实现远程系统和智能终端的点对点传输,实现验证结果数据的正确回传;
(9)数据解密
智能终端进行验证结果数据的解密,从而确定现场运维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网现场运维数据加密传输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数据加密处理是将分隔的两组连续16位数据替换为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每组16位数据中的1位随机生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网现场运维数据加密传输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进行运维现场数据采集的智能终端还配置RFID识别功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网现场运维数据加密传输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进行运维现场数据采集的智能终端还配置GIS功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网现场运维数据加密传输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进行运维现场数据采集的智能终端还配置气压测量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80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云端服务器实现用药指导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路由方法和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