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渔网线用绕线收盘机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7840.1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桑志平;乔杏生;林薛;张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志平 |
主分类号: | B65H59/22 | 分类号: | B65H59/22;B65H54/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渔网 线用绕线 收盘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网线用绕线收盘机,包括用于叠放多个空的梭盘的托盘架、设于该托盘架一侧的用于放置一梭盘并驱动该梭盘旋转以收卷渔网线的绕线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托盘架和绕线驱动机构上方的用于抓取所述托盘架上的梭盘并移至所述绕线驱动机构上的抓盘机构;绕线驱动机构的前侧设有用于计量所述梭盘上收卷的渔网线长度的计量轮组,该计量轮组的前侧设有用于使渔网线的张力恒定的张力压盘组件。本发明的渔网线用绕线收盘机,采用张力压盘组件,使渔网线在收卷过程中保持张力恒定,确保了绕线质量。采用抓盘机构抓取并转移梭盘,具体是采用无杆气缸来实现移动,简化了结构、减少了空间,自动化程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网线用绕线收盘机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渔网织机梭盘收线机的收线步骤主要包括:先将放线盘放入引线架上,然后将渔网线线头牵引,经过转向轮后手工缠绕在收线工位的梭盘上,电机驱动梭盘转动收线完成后,停机,人工剪断渔网线后,人工将满的梭盘取下后再换上空盘,然后将渔网线线头缠绕梭盘上之后继续重复上述动作,这种收线方式存在如下几个缺点:1.由于整个过程人工介入高:2.收线时渔网线直接由人工控制张力,致使渔网线的张力浮动,引起张力不均匀,绕线长度不统一;3.由于人工控制张力,凭经验造成张力不均,所织出的渔网线品质不一;4、收线完成后,空盘和满盘的更替由人工操作,非常繁琐且工作效率较低,人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种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较高、渔网线的张力均恒、绕线长度基本统一的渔网线用绕线收盘机及其工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渔网线用绕线收盘机,包括用于叠放多个空的梭盘的托盘架、设于该托盘架一侧的用于放置一梭盘并驱动该梭盘旋转以收卷渔网线的绕线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托盘架和绕线驱动机构上方的用于抓取所述托盘架上的梭盘并移至所述绕线驱动机构上的抓盘机构;绕线驱动机构的前侧设有用于计量所述梭盘上收卷的渔网线长度的计量轮组,该计量轮组的前侧设有用于使渔网线的张力恒定的张力压盘组件。张力压盘组件用于使渔网线的张力恒定,绕线长度基本统一,以确保绕线质量。
所述计量轮组的一侧设有用于在梭盘完成绕线后夹持渔网线的夹线部件,以及设于该夹线部件前侧的、用于在该夹线部件夹持渔网线后剪断渔网线的剪刀组件。计量轮组计量卷绕的网线长度达预设值时,剪刀组件动作,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所述绕线驱动机构包括一绕线臂,用于在所述剪刀组件剪断渔网线后、且在所述绕线驱动机构驱动梭盘旋转前,向在所述绕线驱动机构上的梭盘上卷绕多圈渔网线,避免了人工进行初始绕线,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绕线驱动机构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叠放多个完成绕线的梭盘的码盘架,所述绕线驱动机构上的梭盘完成绕线时,夹线部件夹持渔网线,然后由剪刀组件剪断渔网线,所述抓盘机构将绕线驱动机构上的梭盘移至所述码盘架上;
所述绕线驱动机构包括一纵向设置的转轴、设于该转轴顶部的用于承载所述梭盘的托盘;托盘的直径大于所述梭盘,且托盘的上端面邻近中央处设有摩擦片,托盘上与所述梭盘的边缘底部相对处设有磁块;托盘的外缘具有呈锥面。摩擦片粘合在托盘上,通过磁块的吸力使梭盘吸附在摩擦片上,随主轴一起旋转。托盘的外缘呈锥面,目的是绕线手绕线或转轴旋转绕线时,线可通过锥面滑入梭盘的线槽中,提高绕线的成功率。托盘上的磁块与所述梭盘的边缘底部相对,可避免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梭盘的边缘上翘而使绕线失败。
所述绕线臂包括一由一电机驱动的、与所述转轴同心旋转的转轮,该转轮的边缘固定设有一绕线手,一绕线夹头设于该绕线手的自由端;所述夹线部件夹持渔网线时至所述剪刀组件剪断渔网线期间,转轮驱动所述绕线手转动、以使绕线夹头处于剪刀组件的前侧,并控制绕线夹头夹持渔网线,然后所述剪刀组件剪断渔网线;所述夹线部件和剪刀组件分别沿一轨道向外侧移动,以给绕线手旋转的空间,然后所述绕线臂旋转并向在所述绕线驱动机构上的梭盘上卷绕多圈渔网线,然后所述绕线夹头松开渔网线,并使绕线驱动机构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志平,未经桑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7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醇型乳化柴油及其乳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仿细胞外层膜结构修饰涂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