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笑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37079.1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5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豪;姜景民;董汝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笑 新品种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笑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杂交育种是植物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提高植物观赏价值,培育园艺新品种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观赏植物遗传改良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乐昌含笑为木兰科含笑属常绿阔叶树种,自然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其树干通直、冠形优美、花香优雅,被作为优良绿化树种推出后,在我国东部各地广泛推广。目前对乐昌含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群落特征、引种驯化以及繁育技术等方面,对特定性状改良的新种质创制工作相对滞后。持续地开展以乐昌含笑为亲本的新品种选育工作不仅可以丰富含笑属观赏植物种类,而且有助于深入了解乐昌含笑各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对含笑属植物世代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乐昌含笑为母本、紫花含笑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与技术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含笑新品种的培育方法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所述的含笑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为母本,紫花含笑(Michelia crassipes)为父本进行杂交。
所述的含笑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紫花含笑的盛花期采集半开花朵,将雄蕊摘下,让花药在室温下自然裂开,散出花粉,收集花粉并低温干燥保存;
2)选择晴好天气的上午,在乐昌含笑花朵尚未完全张开时,轻轻扳开花被片,去掉雄蕊,用新鲜或贮藏的紫花含笑花粉给其授粉,并迅速将花被片复原以包裹雌蕊群,套袋、挂牌,7天后去袋;
3)9-10月份,蓇葖果颜色变为深红色时,采摘果实,置于通风室内,待开裂后收集种子,并洗净红色假种皮,晾干后在室温下保湿沙藏,翌年3月播种;
4)播种后获得杂种F1代幼苗并栽培,在F1代植株中选出性状为常绿直立型乔木,茎干通直,嫩枝被疏毛,开展,叶片薄革质,长圆状倒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长11-17cm、宽3-7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浅绿色,花被片6片2轮,薄革质,较长,先端渐尖,内轮紫红色色晕较深,外轮较浅,雄蕊群紫红色的植株确定为含笑新品种梦星;在F1代植株中选出性状为常绿直立型乔木,茎干通直,树皮灰褐色;嫩枝被疏毛,开展;叶片薄革质,长圆状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长渐尖,叶长9-18cm、宽3-7cm ,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浅绿色;花被片6片2轮,薄革质,较长,先端渐尖,中上部边缘紫红色晕染,基底淡黄,雄蕊群浅紫红色的植株确定为含笑新品种梦缘;在F1代植株中选出性状为常绿直立型乔木,茎干通直;嫩枝被疏毛,开展;叶片薄革质,长圆状倒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长10-17cm、宽4-7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浅绿色;花被片6片2轮,薄革质,较长,倒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淡紫红色,基底乳白色,雄蕊群紫红色的植株,确定为含笑新品种梦紫。
本发明新品种梦星的优益性在于:乐昌含笑花色偏淡,而父本紫花含笑花型较小且株型较差,两者观赏园艺性状均不甚理想。以乐昌含笑为母本、紫花含笑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梦星组合了亲本的部分优良性状:常绿直立型乔木,茎干通直;嫩枝被疏毛,开展;叶片薄革质,长圆状倒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长11-17cm、宽3-7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浅绿色;花被片6片2轮,薄革质,较长,先端渐尖,内轮紫红色色晕较深,外轮较浅,雄蕊群紫红色。
本发明新品种梦缘的优益性在于:乐昌含笑花色偏淡,而父本紫花含笑花型较小且株型较差,两者观赏园艺性状均不甚理想。以乐昌含笑为母本、紫花含笑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梦缘组合了亲本的部分优良性状:常绿直立型乔木,茎干通直,树皮灰褐色;嫩枝被疏毛,开展;叶片薄革质,长圆状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长渐尖,叶长9-18cm、宽3-7cm ,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浅绿色。花被片6片2轮,薄革质,较长,先端渐尖,中上部边缘紫红色晕染,基底淡黄,雄蕊群浅紫红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70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