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有连接座的耐热陶瓷锅具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37000.5 | 申请日: | 2014-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7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驰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驰驰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647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连接 耐热 陶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设有连接座的耐热陶瓷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器皿由于具有不腐蚀、不变形、易清洁和安全卫生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作为食用具,特别是被作为锅具来烹饪食物,由于在烹饪过程中会使锅具的温度很高,为避免烫伤手,常在锅具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提耳,在盖体上面设置提手,但在锅具蒸煮后提耳和提手也会发烫,因此人们常用湿布覆盖在提耳或提手上提拿,也常由于湿布太薄而烫伤手或把锅具摔破、食物撒一地的尴尬;也有用导热性能较差的塑料或陶瓷制成提耳或提手,在锅体或盖体上设置通孔,用金属螺丝或陶瓷螺丝固定在锅体或盖体上,但由于锅具经常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使用金属螺丝容易生锈、老化,使用陶瓷螺丝虽然不会生锈,但使用金属螺丝或陶瓷螺丝连接都容易松动甚至脱落,需经常更换,也不易清洗,且在其连接孔处容易漏气而烫伤手,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陶瓷锅具及其制造方法,该耐热陶瓷锅具的把手和锅盖的提手连接结构合理,把手和提手不会生锈、不老化或松动,连接处不漏气,把手不易被烧坏,经久耐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有连接座的耐热陶瓷锅具,包括陶瓷锅具本体和陶瓷锅盖,陶瓷锅具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把手,陶瓷锅盖顶部设置有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锅具本体的一侧或两侧和陶瓷锅盖的顶部均设置有陶瓷螺丝,所述陶瓷锅具本体和陶瓷螺丝为一体结构,所述陶瓷锅盖和陶瓷螺丝为一体结构;所述把手和提手均设置有螺孔,两侧把手的螺孔与陶瓷锅具本体两侧的螺丝螺接,提手的螺孔与锅盖的螺丝螺接,并在其连接处设置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为在把手和提手的螺孔沿径向方向设置一小螺孔,在小螺孔上安装一小螺钉,小螺钉的尾部顶紧陶瓷螺丝。
所述把手和提手由陶瓷、热固性塑料、不锈钢、木材或玻璃材料制成。
一种设有连接座的耐热陶瓷锅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经陶瓷生产中常规的工艺制作耐热瓷泥和耐热瓷釉备用;
(2)采用耐热瓷泥、滚压或注浆工艺制作陶瓷锅具本体和陶瓷锅盖的坯体;
(3)采用耐热瓷泥对陶瓷螺丝的坯体制作成型;
(4)将陶瓷锅具本体、陶瓷锅盖分别与陶瓷螺丝粘接在一起;
(5)把手和提手的制作;
(6)修坯;
(7)将修坯后的坯体进行烘干或自然晾干;
(8)螺纹较正;
(9)素烧:烧成温度1200~1300℃,烧成时间12~13小时;
(10)采用耐热瓷釉对锅具本体和锅盖坯体的表面施釉;
(11)釉烧:烧成温度 950~1100℃,烧成时间为8~10小时,并在高温保温30~40分钟;
(12)组装:将把手、陶瓷锅具本体组装成一体,将锅盖、提手组装成一体,并旋紧小螺钉;
(13)检验、包装、入库。
其工艺步骤(3)制作成型为注浆成型。
其工艺步骤(3)制作成型为压注成型。
其工艺步骤(10)施釉为喷釉。
实现本发明,由于陶瓷锅具本体、陶瓷锅盖和陶瓷螺丝为一体结构,把手和提手的螺孔分别与陶瓷螺丝螺接,且在连接处又通过旋紧小螺钉,使连接处的缝隙密封性更强、更紧固,不会发生松脱,连接结构合理,连接处不会漏气,把手和提手也不会生锈、不老化,经久耐用;应用范围广,制成的各种锅具适应在各种热源下炸、炒、炖、煮食品;并可直接进入微波炉内使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有连接座的耐热陶瓷锅具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设有连接座的耐热陶瓷锅具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制造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驰驰,未经黄驰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7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