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维可牢搭扣的构成圈的搭扣元件以及用于制造搭扣元件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36168.4 | 申请日: | 2014-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4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G·巴尔德奥夫;D·霍莫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盟迪格罗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B18/00 | 分类号: | A44B18/00;D04H5/03;D04H5/08;D06C23/04;B32B7/12;B32B27/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搭扣元件 短纤维 纺粘型无纺布 长纤维 无纺布材料 维可牢 搭扣 缠绕 梳理 纤维混合物 无纺布层 冷压 压花 上铺 制造 | ||
1.一种用于维可牢搭扣的构成圈的搭扣元件,该搭扣元件包含压花的无纺布材料(1),该无纺布材料具有纺粘型无纺布的长纤维(3)和梳理过的短纤维(4),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纤维(3)和短纤维(4)彼此缠绕并且共同构成一个由纤维混合物制成的无纺布层,并且长纤维(3)的含量相对于短纤维(4)的含量在无纺布层的厚度上变化,并且在无纺布层的两侧上短纤维(4)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的无纺布材料(1)完全由长纤维(3)和短纤维(4)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搭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材料(1)在长纤维(3)没有与短纤维(4)熔合的情况下冷压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搭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材料(1)具有20g/m2和50g/m2之间的单位面积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搭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材料(1)与载体膜(15)粘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搭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材料(1)和载体膜(15)借助图案状施加的胶粘剂(5)粘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搭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材料(1)具有线状或波纹状的压花。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搭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纤维(3)由聚烯烃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搭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维(4)由聚烯烃或聚酯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搭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纤维(3)由聚丙烯制成。
11.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搭扣元件的方法,其中,通过挤出和沉积长纤维(3)形成纺粘型无纺布(10),
接着在纺粘型无纺布(10)上这样铺放由梳理过的短纤维(4)构成的层(13),使得短纤维(4)位于如此形成的无纺布材料(1)的第一侧上,
借助液体射流加载无纺布材料(1)的长纤维(3)和短纤维(4)并且由此使长纤维和短纤维彼此混合和缠绕,
对无纺布材料进行冷压花,其中,为了压花和加载水射流,将纺粘型无纺布(10)以及由梳理过的短纤维(4)构成的层(13)供应给在两个辊(7、7')之间的辊隙(11'),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辊(7)具有压花结构和用于产生水射流的包括大量开口(14)的穿孔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穿孔结构的开口(14)设置在压花结构的各突起(8)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冷压花和加载水射流之后无纺布材料(1)借助胶粘剂(5)粘合到之前被印上装饰的载体膜(15)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纺布材料(1)在第二侧上粘合到载体膜(1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盟迪格罗瑙有限公司,未经盟迪格罗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61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