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撇渣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6000.3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9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锡清;杨玉梅;姚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18 | 分类号: | B01D21/18;C02F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撇渣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市政工程及环境保护工程中,涉及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沉砂池、沉淀池、各种反应池等均会设计撇渣装置来撇除液体表面的浮渣。
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如图1、2所示,在池体的一端运行液位处设置撇渣管1,撇渣管1采用圆形管式结构,两端固定,撇渣管1可绕管中心线旋转,撇渣管1一端与池外排渣管连接,沿管长方向开有流槽,运行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旋转撇渣管1,使池中液体表面的浮渣流入撇渣管1中;
方式二:如图3、4所示,池体表面设桁车式刮渣机4,一端设有排渣渠2,并设有斜坡面3,防止池中液体自流入排渣渠2,在运行时桁车式刮渣机4的柔性刮板从一端向有排渣渠2的一端运行,将池中液体表面的浮渣刮向斜坡面3,最终刮入排渣渠2中。
在实践中,以上两种撇渣方式会存在以下问题。
方式一利用水流将液体表面浮渣带入撇渣管1,其撇渣效果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若环境风向与水流入撇渣管1方向不相同,当风力较大时池中液体表面浮渣受风力影响聚集在一端,无法随水流流入撇渣管1。同时撇渣管1利用管上流槽作为浮渣入口,由于其旋转时流槽调整标高有限,因此当水位有较大波动时将会影响其撇渣效果。
方式二主要利用刮渣板将浮渣刮入排渣渠2,在将浮渣刮过斜坡面3的过程中,浮渣所带的大部分水份受重力作用从刮渣板两侧及底部的缝隙流出,无法跨过斜坡面3流入排渣渠2,而最终落入排渣渠2的浮渣则因为缺少液体流动而堆积在排渣渠2里,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排渣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撇渣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撇渣装置通过在污水处理池的端壁面上设置敞开式平台,当刮渣板将浮渣刮至平台上方后与平台接合构成排水渠,同时联动控制排水渠中的排渣闸门开启将浮渣与水经排渣出水管排出。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撇渣装置,用于污水处理池,该装置包括桁车式刮渣机、刮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撇渣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台以及排渣闸门,所述桁车式刮渣机的走行轮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两侧,所述刮渣板固定于所述桁车式刮渣机下方并与所述污水处理池端壁面相平行,所述平台垂直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池一侧的壁面上并与所述刮渣板底边位置相适配,所述排渣闸门位于所述平台上方的所述污水处理池的该侧壁面上。
所述刮渣板宽度与所述污水处理池宽度相同,所述刮渣板的底边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运行水位下方。
所述平台两侧面与所述污水处理池侧壁面固定连接。
所述平台端面上具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排渣闸门连接。
所述排渣闸门连通排渣出水管。
一种涉及任一上述撇渣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桁车式刮渣机的刮渣板从所述污水处理池的一端壁面将浮渣刮至另一端壁面,即平台所在一端的壁面,当所述刮渣板与所述平台端面接触时形成一排水渠,同时所述刮渣板触碰所述触发开关,从而联动控制所述排渣闸门,所述排渣闸门打开并将所述排水渠中的所述浮渣和水通过所述排渣出水管排出;之后所述排渣闸门关闭,所述桁车式刮渣机返回起始位置开始下一个排渣工作循环。
本发明的优点是,撇渣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操作便捷,既可以避免风力、液位波动而影响撇渣效果,又可以避免常规桁车式刮渣机带来浮渣堆积在排渣渠、无法正常排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撇渣管布置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撇渣管布置的侧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桁车式刮渣机平面布置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桁车式刮渣机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撇渣装置的平面布置图;
图6为本发明中撇渣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撇渣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7,图中标记1-11分别为:撇渣管1、排渣渠2、斜坡3、刮渣机4、桁车式刮渣机5、平台6、排渣闸门7、刮渣板8、排水渠9、排渣出水管10、触发开关11。
实施例: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撇渣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撇渣装置既可以克服撇渣管受风力、液位波动等影响时效果较差的缺点,又可以避免常规桁车式刮渣机带来浮渣堆积在排渣渠,无法正常排放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6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