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式自平衡油水代换储油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5873.2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9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玉;陈洁;吴晓睿;董克用;彭庆华;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1/04 | 分类号: | B63B11/04;B63B39/03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平衡 油水 代换 储油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尤其是关于船舶和海洋工程的燃油储存舱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燃油舱是船舶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远洋船舶由于需要携带大量的燃料,在航行过程中随着燃料的消耗,将使得整个船舶不平衡,为了消除燃油消耗引起的船体不平衡,一般船舶系统中都设计了压载水系统。传统的压载水系统与燃油舱多是独立的,也就是燃油舱和压载水舱不是共用的,这种布置方式,结构简单,也不需要油水分离装置,但占用船舶空间较大。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船舶有效空间,要求燃油舱能够实现自平衡,由此逐渐发展了一些分隔式燃油舱技术,即将大的油舱分隔成彼此隔离的若干子燃油舱,每一个子燃油舱的燃油使用完毕时,注入压载水;为防止残留海水等的污染,燃油使用前一般需要增加过滤装置和分油机装置,这种设计较上述传统的燃油舱具有结构紧凑,布置方便的特点,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供油系统流程比较复杂,且油水代换过程会污染燃油和压载水,必须设置专门的油水分离器或分油机。
(2)由于增加分油机、滤器等设备,系统设备多,对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都有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塞式自平衡油水代换储油罐,解决目前的燃油舱系统复杂,燃油和海水相互污染大,系统自平衡不足的技术问题,其具有系统结构简单、紧凑,自平衡性好,油水代换过程中对燃油污染小,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一种活塞式自平衡油水代换储油罐,包括筒体结构的罐体,以及布置在罐体上的阀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罐体内部设置有一个可移动的活塞式隔离装置,隔离装置将储油罐分成两个相互独立、且体积可变化的空间,分别用于储存燃油和代换水;所述的隔离装置包括一个与罐体内腔结构相适配的本体,以及一套机械密封组件,密封组件用于隔离所述的隔离装置两侧的燃油和代换水。
优选地,上述的活塞式自平衡油水代换储油罐,所述的密封组件由导向环、浮动环、刮环、密封圈组成,其中刮环为弹性的,刮环与浮动环叠置布置;导向环、刮环和浮动环以密封圈的中心面呈对称布置。
优选地,上述的活塞式自平衡油水代换储油罐,所述的密封圈为空心的,设置有1个或1个以上的进排气口,并连接外部气源,在密封圈内充入一定压力的空气,涨紧密封圈,以起到良好密封作用。
优选地,上述的活塞式自平衡油水代换储油罐,罐体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半圆形,或扇形,或矩形,或其他的复合结构形状;罐体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开口端用可拆卸的封头封闭;在罐体内壁涂有一层超级疏油疏水涂层。
优选地,上述的活塞式自平衡油水代换储油罐,在所述的储油舱侧设置有放气阀,在代换水舱侧也设置有放气阀。
总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活塞式自平衡油水代换储油罐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在油水代换过程中,燃油和代换水的相互泄漏率很低,后端燃油和代换水的处理设备投入很少;在燃油使用的同时可以同步地把代换水引入到罐体内,从而实现了储油罐的实时自平衡,且平衡精度高;另一方面由于罐体内活塞式隔离装置的设计,该储油罐可以把代换水的压力通过活塞式隔离装置传递至燃油,可以不用设置中间油箱、输油泵,简化整个燃油系统的设备组成,节省布置空间、降低辅助设备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储油侧阀组、2.封头、3.放气阀、4.罐体、5.加强圈、6.隔离装置、7.放气阀、8.代换水侧阀组、9.浮动环、10.刮环、11.密封圈、12.导向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活塞式自平衡油水代换储油罐的结构示意图。该储油罐主要由罐体4、隔离装置6、封头2、加强圈5、储油侧阀组1、代换水侧阀组8、布置在储油舱侧的放气阀3、布置在代换舱水侧的放气阀7等设备组成。罐体4通过一个隔离装置6把储油罐分成两个独立、可实时变化的储存空间,也就是储油舱和代换水舱,隔离装置6与罐体4内壁之间设置一套机械密封组件,用于隔离燃油和代换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5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