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装式排种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35480.1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3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业成;陈海涛;张颖;黄珊珊;顿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装式排种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
背景技术
播种机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工具之一,排种器是播种机械的关键部件。排种器在机架上一般采用紧固连接件的安装结构,不利于机具的使用,特别是在作物育种作业时,清除存在于排种器及种箱内的残留种子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并且在播种开始阶段排种轮需要转一定角度才能排种,播种结束阶段需要手动旋转排种轮,排出排种轮内残留种子,影响了育种试验的效率及准确性。
本申请人在2009年11月23日申请,被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一件名称为“插装式排种器”的发明专利,专利号CN200910073246.0,该结构实现了排种器箱体与播种机机架快速分离功能,但其在播种开始阶段不能实现排种轮预充种,在播种结束阶段不能实现排种轮内残留种子自由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专用排种器。操作者可通过手握把手使排种器箱体旋转,并向上提起,来进行清种、换种工作;通过手握把手来放下排种器箱体,并旋转箱体,来进行排种轮预充种。从而达到箱体与底座安装拆卸快捷、方便清除排种器内种子、实现排种轮预充种,作业质量好、效率高。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插装式排种器,包括箱体及配置安装在箱体上的排种链轮、清种齿轮、清种链轮、排种轮、清种轮。在底座上固定安装U型座和定位柱,在底座上固装有齿轮架,在齿轮架上可转动地配装有主动齿轮;在箱体的前侧下部和后侧中下部分别安装有前定位和后定位,前定位与U型座以铰接形式可转动地配合,后定位与定位柱接触配装,将箱体与底座装配连接成一体,主动齿轮与清种齿轮啮合;在箱体的后侧上部固装有把手,在齿轮架上固装有齿条,主动齿轮可间歇地与清种齿轮啮合。齿条的首齿、末齿降低了齿高。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整个清种、换种过程快捷、方便;实现预充种、排种轮内无残留种子,作业质量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去除齿轮架和主动齿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去除把手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图1去除齿轮架的侧视图。
图中 1.箱体,2.底座,3.齿轮架,4.主动齿轮,5.把手,6.齿条,7.U型座,8.前定位,9.定位柱,10.后定位,11.排种链轮,12.清种齿轮,13.清种链轮,14.排种轮,15.清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进一步说明。一种插装式排种器,包括箱体1及配置安装在箱体1上的排种链轮11、清种齿轮12、清种链轮13、排种轮14、清种轮15。在底座2上固定安装U型座7和定位柱9,在底座2上固装有齿轮架3,在齿轮架3上可转动地配装有主动齿轮4;在箱体1的前侧下部和后侧中下部分别安装有前定位8和后定位10,前定位8与U型座7以铰接形式可转动地配合,后定位10与定位柱9接触配装,将箱体1与底座2装配连接成一体,主动齿轮4与清种齿轮12啮合;在箱体1的后侧上部固装有把手5,在齿轮架3上固装有齿条6,主动齿轮4可间歇地与清种齿轮12啮合。齿条6的首齿、末齿降低了齿高。
作业时,主动齿轮4由播种机提供动力转动。在播种开始时,操作者可通过把手5把箱体1上的前定位8放入到U型座7内,形成铰链链接,然后向后下方压把手5,使排种器箱体1旋转,实现清种齿轮12与齿条6啮合,使清种齿轮12及排种轮14转动,实现排种轮14预充种;继续旋转排种器箱体1,当排种轮14完成预充种后,清种齿轮12与齿条6脱离,后定位10与定位柱9接触,清种齿轮12与主动齿轮4啮合,实现可播种作业状态。当播种结束时,操作者向前上方推把手5,使排种器箱体1绕前定位8与U型座7形成的铰链点转动,依次使清种齿轮12与主动齿轮4脱离,清种齿轮12与齿条6啮合,使清种齿轮12及排种轮14反向转动,排种轮14型孔内的种子脱离护种板覆盖,从而方便排出排种轮内残留种子;然后操作者向上提起把手5,使排种器箱体1脱离底座2,进行清种、换种作业。从而达到箱体与底座安装拆卸快捷、方便清除种箱内种子、实现排种轮预充种,作业质量好、效率高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54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打膜孔、播种、盖沙组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