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融导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35076.4 | 申请日: | 2014-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7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庄少春;陈文俊;刘鹏;夏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消融 导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融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在其形成机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作为重要的血压调控系统起到关键作用,其通过对心脏、血管、肾脏的调节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及血压的平衡。研究证实,RAAS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引起高血压:(1)RAAS激活引起钠潴留;(2)RAAS激活可以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3)RAAS激活可以直接收缩血管。其中,肾动脉交感神经对于诱发和保持系统性高血压起着决定性作用,其过度活跃使得高血压得以维持。
经导管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是针对肾动脉交感神经的消融策略,其典型的作用方式是经导管将调制单元,如电极、超声换能器、药物等输送到患者身体的肾动脉血管内,并通过这些调制单元对肾动脉血管施放能量,如电能、声能、热能等,以达到消融肾动脉血管壁内的肾交感神经而降低患者血压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射频消融导管通常仅设有单个调制单元,如导管主体远端安装一个电极,利用手柄控制使导管主体远端弯曲,使该电极贴紧血管内壁,并与体表的中性电极板形成电路回路,从而进行肾交感神经消融。此方式简单,所需配合使用的指引导管(或鞘管)尺寸较小。但电极紧贴血管内壁不稳定,随着血管的搏动,电极会产生与血管壁分离的现象。而且,阻断肾交感神经需要在血管内壁多处进行消融,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调整电极位置,增加了病人的手术时间,也极容易产生同一靶点重复消融,而造成血管壁严重的损伤。
为此,目前通过设置多个调制单元来克服上述问题。在消融过程中,利用手柄控制使设有调制单元的部件膨胀,这种方式保证了每一个电极(调制单元)都能与肾动脉血管壁稳定贴壁,减少了电极位置调整的次数,也减少了病人手术时间。然而,设有电极的可膨胀结构使得导管主体远端尺寸相对于单电极结构明显增大,消融导管需要配合较大尺寸的指引导管或输送鞘管使用,例如6F(1mm=3F)以上的鞘管,而不能在6F及以下尺寸的指引导管或输送鞘管中输送;另一方面,上述结构增加了导管主体远端的刚度,容易造成导管主体远端在进出指引导管或输送鞘管及输送过程的操作困难。
众所周知,6F以上的输送鞘管难以经桡动脉介入使用,往往选择经股动脉介入使用。相比于股动脉穿刺,桡动脉穿刺具有更轻微的血管穿刺点创伤及穿刺点并发症;另一方面,桡动脉穿刺具有更短的术后护理时间。同时,对于双侧股髋动脉畸形、过度肥胖股动脉穿刺困难不易止血者、心功能不全与有腰椎病变不能长时间平卧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或有肺栓塞病史者而言,并不适合行股动脉穿刺术,应考虑行桡动脉穿刺术。
另外,由血管的解剖结构可以知道,肾动脉血管形态各不相同,有的血管较为平直,而有的血管较为弯曲复杂。对于较为平直的肾动脉血管,手术过程中该导管主体远端在血管内可顺利进行调整、移动;而对于较为弯曲复杂的肾动脉血管,手术过程中因导管主体远端的尺寸和刚度均较大等原因,易造成该导管主体远端在肾动脉血管内的调整及移动定位困难,从而难于完成消融或损伤患者血管内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消融导管装置,利用其手术时不但可选择经股动脉穿刺介入路径,也可选择更具优势的经桡动脉穿刺介入路径,而且对于一些弯曲复杂的动脉血管,例如肾动脉血管,该消融导管装置能降低在血管内调整及移动定位的困难度,从而避免对血管造成损伤以及提升消融效果。
一种消融导管装置,包括:
空心导管主体;
消融机构,包括可径向扩张和径向压缩的支撑组件、端头及多个调制单元,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导管主体的远端与所述端头之间,所述多个调制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端头具有轴向通孔;以及
控制机构,包括拉丝和固定在所述拉丝上的限位单元,所述拉丝同轴地活动穿过所述导管主体及所述通孔,所述端头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限位单元之间,所述限位单元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相互隔开的弹性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近端均与所述导管主体的远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远端均与所述端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5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儿内科检查桌
- 下一篇:一种气囊指示定位的气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