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大电容放电的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33270.9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2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罗坤;石旭初;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涟水县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4/64;H01R13/6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电容 放电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高电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大电容放电的工具,运用于变电检修人员以及电气试验人员。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存在很多的容性设备,如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等设备。在进行检修、试验过程中,必定会直接接触到这些设备。这些设备在刚停下、刚试验后或故障后马上可能就要接触,对于设备中存在的剩余电量,通常会采用接地放电的方式来进行。但是问题在于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多少次才能放干净,因为无法知道其剩余电量,其两侧的电压值是否在安全电压36V以下。对于带熔丝的电容器,在系统或电容器自身故障后,造成熔丝熔断,对10kV、20kV、35kV电容器来讲,此时单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可能达到最高值35/√3kV,通过传统的接地放电方式,发生过放电不尽的情况,检修人员更换熔丝时,发生了电容器继续放电的现象,威胁到检修人员的安全。
电力系统对安全尤为重视,让检修、试验人员放心地工作,就要有好的方法和工具保证大家的安全才行。因此针对电容性设备剩余电量问题就应该以更好更可靠地方式来处理,通过数据说话而不是感觉,真正提高现场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大电容放电的工具,该工具为便携式产品,在日常检修、试验、消缺中可方便带入现场,解决容性设备剩余电量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释方案是:该工具包括绝缘杆、壳体、放电线圈和数字式电压表,壳体内安装放电线圈,壳体外安装两个接线柱,数字式电压表连接在放电线圈的二次侧并嵌在壳体上,放电线圈的一次侧分别连接两个接线柱,其中一接线柱连接绝缘杆的端部,整体构成针对大电容放电的工具。
实际操作时,将工具的另一个接线柱通过高压绝缘线接地,放电时,手持绝缘杆接触电容器的高压端对电容器进行放电,直至放电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放电线圈的工作原理快速放掉电容的电量,使电容两侧的电压值降低到人体安全电压36V以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放电快速且能显示读取电压值,根据实际电压值判断设备现况是否安全,保护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杆,2壳体,3放电线圈,4数字式电压表,5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工具包括绝缘杆1、壳体2、放电线圈3和数字式电压表4,壳体2内安装放电线圈3,壳体2外安装两个接线柱5,数字式电压表4连接在放电线圈3的二次侧并嵌在壳体2上,放电线圈3的一次侧分别连接两个接线柱5,其中一接线柱连接绝缘杆1的端部,整体构成针对大电容放电的工具。
以刚停下、刚试验后或故障后电容器为例,其最大上限电压为20kV;放电线圈的额定值选取20kV,为方便计算、观察,其变比为20kV/200V,放电线圈变比20000/200,即100倍;选取数字式电压表,该表直接能够实际读取一次电压值,电压表的实际读数被放大100倍;要使电压信号放大,采用增益放大的方式,电压放大倍数分贝数定义为:K=20lg(V0/Vi),K为放大倍数的分贝数,V0为放大信号输出,Vi为信号输入,因为V0/Vi=100,因此K=20lg100=40,故采用放大器经输出信号信号增大到40倍,这样得出的电压信号即为一次电压值;绝缘杆的设计应按照35kV电压等级设计,绝缘杆端部应能够可靠接入高压电源线,连接后的高压线应和绝缘杆的金属尖端为一体;实际操作如下:将工具的另一个接线柱通过高压绝缘线接地,放电时,手持绝缘杆接触电容器的高压端对电容器进行放电,观察数字式电压表的电压值,当电压值降低到36V以下表明放电完成,当然也可以继续放电,尽可能达到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涟水县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涟水县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32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童车方向盘的快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方便上下楼梯的儿童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