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流程冶金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构建平台及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2648.3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8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肖伟;刘校平;李琪;聂尟;朱偲;奚泱;王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武汉)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李丹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程 冶金 生产过程 控制系统 构建 平台 方法 | ||
1.一种全流程冶金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构建系统,包括构件库、系统框架、系统配置器、通讯框架和界面框架,其中构件库、系统框架、系统配置器、通讯框架都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界面框架布置在各个客户机上;
构件库,用于对生产线的每个设备进行组态化的提炼形成构件;构件是运用组态的思想对全系统的设备进行描述,其结构由构件属性模块,事件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组成;构件库中的构件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构件;
系统配置器,用于响应用户的个性定制化要求,并根据用户的个性定制化要求对构件进行配置;具体如下:
将用户从构件库中选择需要的构件生成构件实例,然后对选取的每个构件,配置默认属性值,配置一个构件的事件与另一个构件的动作的挂接,实现构件关系的描述;通过多个构件关系的设置,就可以描述整个生产工艺的流程,生成系统配置文件;
系统框架,用于根据系统配置文件对一系列的组态构件的关系和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协调与组织;具体如下:
当用户通过系统配置器描述完一个过程控制系统,并生成了相应配置文件以后,系统框架加载这些配置,加载所需构件并初始化,最后启动该系统;实际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通过系统框架来交换,同时构件自身也会处理内部的数据;
通讯框架,用于完成全系统需求的通讯功能;
界面容器框架,用于按照用户的定制自动形成一系列的界面内容以供用户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配置器用于为系统框架的运行提供定制依据,由分类预览模块,数据获取传递模块,拖拽呈现模块,属性配置模块,画面配置模块,内存数据配置模块,通讯配置模块组成;
分类预览模块用于展示当前构件分类和缩略图;数据获取传递模块用于在系统配置器和构件之间交换数据;拖拽呈现模块用于拖拽摆放构件来生成界面;属性配置模块用于修改构件的属性;画面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各画面的属性;内存数据配置模块用于管理内存中的数据区;通讯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系统与外部数据的通讯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库中还包括复合构件模块,用于对构件库中的单个构件进行组装,组装成的复合构件与普通构建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框架子系统由日志模块,报警模块,核心类模块、线程池模块,构件列表模块,远程对象模块组成;
日志模块用于管理系统运行时的所有记录;报警模块用于在系统运行发现异常时,进行不同类型的报警和异常处理;核心类模块是系统的最底层模块,用于负责维护整个系统运行的生命周期和初始化;线程池模块用于控制各个构件的独立运行线程,避免线程超负荷运行;构件列表模块用于记录系统中的所有构件,远程对象模块用于处理消息事件。
5.一种全流程冶金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生产线的每个设备进行组态化的提炼形成构件;构件是运用组态的思想对全系统的设备进行描述,其结构由构件属性模块,事件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组成;
对构件库中部分单个构件进行组装,组装成的复合构件更具功能性和逻辑性,复合构件与普通构建结构相同;
2)响应用户的个性定制化要求,并根据用户的个性定制化要求对构件进行配置;具体如下:
将用户从构件库中选择需要的构件生成构件实例,然后对选取的每个构件,配置默认值,配置一个构件的事件与另一个构件的动作的挂接,实现构件关系的描述;通过多个构件关系的设置,就可以描述整个生产工艺的流程,生成系统配置文件;
3)根据系统配置文件对一系列的组态构件的关系和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协调与组织;具体如下:
系统框架是一个运行时,当用户通过系统配置器描述完一个过程控制系统,并生成了相应配置文件以后,系统框架加载这些配置,加载所需构件并初始化,最后启动该系统;
实际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通过系统框架来交换,同时构件自身也会处理内部的数据;
4) 在客户端按照用户的定制自动形成一系列的界面内容以供用户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武汉)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武汉)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26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主缸总成
- 下一篇:全自动仿形汽车车身吹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