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蓝牙检测的可选向门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2103.2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3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聪;陈坚荣;黄世锋;林灿晓;戴龙辉;林漫峰;阮茂聪;李金柱;李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蓝牙 检测 可选 门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和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蓝牙检测的可选 向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越 来越高了。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日常生活的方便 化与物质财产的安全化是高品质生活的指标之一。与普通门禁系统相 比,基于蓝牙检测的可选向门禁系统不但具有一般门锁的功能,而且 具有安全性高,开门方便的特点。
基于蓝牙检测的可选向门禁系统利用先进的蓝牙检测技术,控制 技术,综合布线技术,数据导入技术,依照蓝牙信号地址的唯一性与 中央控制器内部记录的结合,将门禁与蓝牙信号,物理开关,中央控 制器,屏幕编辑界面等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实现“方便,安全”的开 门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越来越多的收到人们的欢迎,然 而,现有的门禁系统还有以下的不足:
(1)开门时间长,系统构架不灵活;
(2)开门时要用户做相应的动作,匹配过程不够人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蓝牙检测的可选向门禁系统,该系 统由蓝牙信号检测器接受信号,实现了信号的无线传输,省去了用户 开门要做相应动作的要求。本发明由中央控制器实现对门禁开关的控 制,结合蓝牙信号与历史记录以及物理开关,让门禁做出相应的动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基于蓝牙检测的可选向门 禁系统,包括蓝牙信号采集器,中央控制器,屏幕编辑器,电磁门锁, 门锁状态显示灯,物理开关。
所述物理开关包括:门内门禁开关,清零历史记录开关。
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基于蓝牙检测的可选向门禁系 统能够实现当在门外检测到特定蓝牙地址的信号时,能通过中央控制 将门禁打开,而当在门内检测到特定蓝牙地址的信号时,门禁将不会 有任何动作。另外,当要添加或删除蓝牙用户时,可在屏幕编辑界面 操作,也设置门禁的控制方式为单或多信号控制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蓝牙检测的可选向门禁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基于蓝牙检测的可选向门禁系统包括:蓝 牙信号检测器,中央控制器,屏幕编辑界面,门内开关,门内历史记 录清零开关,门外历史记录清零开关,电磁门锁,门锁状态显示灯。 以中央控制器为核心,所有器件通过物理实线链接到中央控制器。
本发明基于蓝牙检测的可选向门禁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蓝牙信号检测器:应用蓝牙信号检测器来检测门禁周边的蓝牙信 号,并将检测到的蓝牙信号以及蓝牙地址传输给中央控制器。
门内开关: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接,若中央控制器检测到此开关按 下,则控制电磁门锁打开门禁。
门锁状态显示灯:显示电磁门锁的状态,若门锁在开状态,则灯 亮;若门锁锁紧,则灯灭;
门内外历史记录清零开关:当中央控制器检测到此开关按下时, 则中央处理器清零开门次数记录。
屏幕编辑界面:可编辑中央控制器内部的数据,实现对特定蓝牙 用户的添加或者删除;可设置门禁的开门信号,可为物理开关开门, 也可为特定蓝牙地址信号开门,还可为非特定蓝牙地址信号开门面; 可设置多开门方式并存。
电磁门锁:实现对门禁上锁;
中央控制器:与各个器件链接,并进行以下处理:
(1)通过对开门历史记录的判断,实现是否处理来自蓝牙检测 器的信号;若开门历史记录为零,则处理来自蓝牙处理器的信号,必 将处理后的数据与库内用户数据比较,如有匹配的数据,则发出开门 指令给电磁锁,同时开门历史记录加1,如无匹配的数据,不对电磁 锁发指令;若开门历史记录不为零,则将不处理来自蓝牙检测器的信 号;
(2)检测门内外的清零历史记录开关是否按下,若按下,则清 零开门历史记录;否则,不处理开门历史记录。
(3)与屏幕编辑界面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用户的管理,以及 门禁开门方式的录入;用户数据的显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2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