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屋面防水构造变形缝与外墙交接部处理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2101.3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善明;俞宏伟;张道利;李飞;周凯;伍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宝翔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浩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芜湖宝翔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682 | 分类号: | E04B1/6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 防水 构造 变形缝 外墙 交接 处理 施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漏阀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屋面防水构造变形缝与外墙交接部处理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密集,高楼大厦应运而生。由于房屋建筑建的越高,对建筑技术就会越高,同时对房屋的质量也随之提高,渗漏水的现象也明显的体现出来。目前,解决屋面、墙面渗漏已成为施工单位和用户普遍关注的问题,虽然目前屋面防水构造在使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因不可避免各种因素,不能完全可靠保证,其渗漏点主要出现在结构变化部位(变形缝与墙体连接处,女儿墙及山墙泛水部位),此问题一直困扰着施工单位。
本工法主要针对屋面、墙面变形缝渗漏难题进行攻关,其核心技术是采用“整体现浇变形缝盖板与墙体变形缝施工工艺”,由于在处理屋面变形缝构造设计创新,故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屋面防水构造变形缝与外墙交接部处理施工工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面防水构造变形缝与外墙交接部处理施工工法,至少包括以下工艺流程,屋面变形缝一侧预埋钢筋→测量放线→支设模板(一边侧模)→绑扎墙体及盖板钢筋→清理基层→支设模板(另一边侧模)→浇筑砼→拆除模板→清理基层→砌筑另一侧墙体→做泛水部位施工→墙体变形缝施工→粉刷墙体→刷JS防水涂料→屋面泛水部位防水层施工→填嵌防水填充物→表面涂刷防水涂料。
一,屋面变形缝一侧预埋钢筋
1、在浇筑屋面板时,在变形缝一侧按构造设计要求预先埋设钢筋。
2、为了尽量减少砼盖板开裂,建议适当加强现浇板有效厚度、适当提高配筋率、现浇板砼强度宜≤C25,从选料来控制砼裂缝的出现。
3、在变形缝长度超过30m时,可设置后浇带,将结构分解为几个独立单元,以满足规范要求,从构造上来控制砼裂缝的出现。
二,测量放线、支设一侧模板
1、用测量工具放出钢筋一侧墙体的中心线和两侧边线(支模用)。模板安装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用牵杠固定,再用斜撑固定。
2、保证支模系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严格控制板模中横楞截面、间距,顶撑截面及间距,避免出现现浇砼板产生过早过大的初始应力,消除现浇盖板在终凝之前出现裂缝。
三,绑扎钢筋
1、准备控制砼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或塑料垫块。建议墙体保护层采用塑料环扣垫块,使用时钢筋从卡嘴进入卡腔(由于塑料环扣垫块有弹性),可使卡腔的大小能适应钢筋直径的变化。
2、绑扎钢筋(划出钢筋位置线),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梭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协调好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顺序,以减少绑扎困难。
3、钢筋绑扎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防止因钢筋搭接位置、搭接长度、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误差使砼盖板出现裂缝现象。
四,支设另一侧模板
1、另一侧模板安装前应等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安装。按上述支模方法安装另一侧模板。
2、为了防止浇筑砼时墙身鼓胀,可用8~10号铅丝拉结两侧模板,间距不大于1m,铅丝要纵横排列,如墙体不高,厚度不大,亦可在两侧模板上口钉上搭头木即可。为了防止墙体模板根部漏浆,产生“烂根”现象,在墙模安装前,在侧板底部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对拉铅丝的安装质量。
五,浇筑砼
1、严把材料质量关,使用的各种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优化砼的施工配合比设计,加入高效减水剂,适当减小水灰比,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砂尽量选用中粗砂。
2、在浇筑砼之前,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模板接缝的密合情况。浇水湿润模板,但不允许有积水。同时要保证现浇板上部钢筋的有效高度,禁止踩踏、碰乱。
3、在施工过程中,底部应先填以10mm厚与砼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每振点振捣应连续使砼表面呈现浮浆不再沉落。砼因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砼终凝前予以修正。
4、砼振捣应符合要求,后浇带留设位置正确,严格控制砼凝结时间,避免出现漏振或振捣不密实,易出现现浇盖板开裂现象。
六,砼养护、拆模及清除表面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宝翔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浩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芜湖宝翔建材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宝翔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浩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芜湖宝翔建材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2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