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32022.2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金天德;丁斌;曾金凤;周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天德 |
主分类号: | E04C3/36 | 分类号: | E04C3/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群 |
地址: | 310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混凝土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
背景技术
常规的超高层中钢管混凝土柱受混凝土分担系数所限,往往钢管壁较厚。厚板定购单价高,制作难度也较大。同时当柱截面比较大时,内隔板制作难度较大,当柱截面大到一定程度已经不能采用传统的电渣焊制作,同时内隔板也会很大很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强度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包括有钢管,所述钢管的外侧设有若干型钢,所述型钢与钢管平行布置,型钢的腹板与钢管焊接;所述钢管内壁延高度方向设置有抗剪栓钉,同时钢管内浇注有混凝土,所述抗剪栓钉和钢管通过所述混凝土连成一体。
所述钢管为圆形或多边形钢管,所述型钢为“T”形钢或槽型钢。
所述钢管为矩形钢管,所述型钢包括两个槽形钢和两个“T”形钢,对称布置在钢管四侧。
所述钢管为八边形钢管,所述型钢包括1个槽形钢和三个“T”形钢,对称布置在钢管四侧。
所述钢管为圆形钢管,所述型钢包括1个槽形钢和三个“T”形钢,对称布置在钢管四侧。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边形钢管为焊接或高频焊接钢管;所述的圆形钢管为无缝或焊接钢管。
所述的“T”形钢为热扎“T”型钢或焊接“T”形钢,与外部的H形梁配合;所述的槽形钢为焊接槽形钢,与外部的箱型梁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是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通过钢管外围增加“T”形钢或槽形钢提高构件抗弯能力;2、具体施工时,通过加设加劲板或外环板实现与梁连接,制作更简便,梁端传力可靠;3、钢管内混凝土为一整体,浇筑方便;4、钢管和混凝土的组合作用可靠,抗压和抗剪承载能力高;5、施工制作方便,经济性能优越。
附图说明
图1为四边加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剖面图;
图1a为图1的轴测图;
图2为三边加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剖面图;
图3为两边加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剖面图;
图4为四边加强圆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剖面图;
图4a为图4的轴测图;
图5为三边加强圆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剖面图;
图6为两边加强圆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剖面图;
图7为四边加强八边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剖面图;
图7a为图7的轴测图;
图8为三边加强八边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剖面图;
图9为两边加强八边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剖面图;
图10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与外部梁连接示意图;
图11为圆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与外部梁连接示意图;
图12为八边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与外部梁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1a、2、3所示,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型柱,包括有矩形钢管1a,所述矩形钢管为焊接钢管,所述钢管的外侧设有若干型钢,所述型钢与钢管平行布置,型钢的腹板与钢管焊接;所述钢管内壁延高度方向设置有抗剪栓钉4,同时钢管内浇注有混凝土3,所述抗剪栓钉和钢管通过所述混凝土连成一体,所述的混凝土是普通混凝土;所述型钢包括有“T”形钢2或槽型钢2a,所述的“T”形钢为热扎“T”型钢,所述的槽形钢为焊接槽形钢,型钢数量和形状根据外部钢梁设定。
当图示1所述的型柱与外部梁连接时,槽型钢2a与外部的箱型钢梁5a配合;“T”形钢2与外部的H形钢梁5配合,当H形钢梁正对“T”形钢时,在“T”字形内设置加劲板6;当H形钢梁不正对“T”形钢时,设置外环板7;所述外环板,加劲板与管壁、“T”形钢,用剖口焊缝连成一整体,如图10所示。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天德,未经金天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2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