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材料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1533.2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0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军;朱俊峰;刘炳伟;周广俊;林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材料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材料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原材料加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保证材料最高利用率排版,这样就造成下料过程中,为了获得最高材料利用率而造成一台加工设备中出现多种不同零件,不方便零件的分拣;二、按照加工零件少的原则,这往往可以方便分拣,此方法在加工完一种零件后继续加工其他种类零件,由于原材料与零件几何尺寸一定,容易造成利用率不高,废料过多。以上两种自动排版逻辑都存在着分拣效率与利用率之间的矛盾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材料加工方法,以解决自动分拣要求零件种类少和不同种类零件通过合理组合提高材料利用率之间的矛盾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原材料加工方法包括的步骤如下:
(1)给出当天生产计划,包括要加工零件种类、数目以及原材料的样式、种类和数量;
(2)根据当天生产计划挑选原材料利用率最高的n种零件组合生成第一加工排版表,并按照此第一加工排版表对原材料进行生产,其中n≤z,z是工位上现有料框数;
所述步骤(2)中仅当n种零件中至少任意一种零件加工完毕后,才能将下一种零件加入加工排版表;只有一块原材料加工完毕,加入下一块新原材料时,才能在数目未加工完毕的零件基础上进行重新排版生成新的加工排版表。
还包括步骤(3):每加工完一种零件就自动将其放入对应的物料框中,在完成n种中任意一种零件加工后,设备自动取出该物料框送入仓库,同时加入另一空物料框。
所述步骤(2)中原材料完成h种零件的加工,下料设备上新原材料时,则在原来未加工完的n-h种零件的基础上,按照规则进行逻辑运算,分以下3种情况:1)若还有新种类零件未加工,且加入一定数目该零件,可以使材料利用率最高,则加入该零件,使整体利用率最高进行加工;2)若还有新种类零件未加工,但是原来n-h种零件组合可以达到利用率最高,则不加入新零件;3)若没有新的零件需要加工,则在n-h种零件中进行排布达到最大材料利用率。
本发明的原材料加工方法,平衡了材料利用率与自动分拣效率的矛盾,与传统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材料利用率,同时由于生产零件n≤z,通过程序可以很容易的分辨每个料框内零件物料号,又通过循环使用料框,可以保证有限料框,实现无穷物料自动分拣功能,大大提高了生产、分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材料加工方法实施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克服自动分拣要求零件种类少与不同种类零件通过合理组合提高材料利用率之间的矛盾,解决零件种类多而导致需要较多料框的问题,本原材料加工方法采用下料设备自动排版逻辑,不但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实现高效自动分拣功能,而且通过有限料框循环使用来达到实现无限种物料自动分拣的功能。本原材料加工方法适用于板材、型材等相关下料工作,对于板材来说,根据后道工序的需要,所下料形成的零件可以是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不规则多边形、圆形等类型;对于型材来说,所下料形成的零件主要体现在下料长度和端面尖头斜度的不同。
原材料加工方法包括的步骤如下:
(1)给出当天生产计划,包括要加工零件种类、数目以及原材料的样式、种类和数量;
(2)根据当天生产计划挑选原材料利用率最高的n种零件组合生成第一加工排版表,并按照此第一加工排版表对原材料进行生产,其中n≤z,z工位上现有料框数;该步中仅当n种零件中至少任意一种零件加工完毕后,才能将下一种零件加入加工排版表;只有一块原材料加工完毕,加入下一块新原材料时,才能在数目未加工完毕的零件基础上进行重新排版生成新的加工排版表。
(3)每加工完一种零件就自动将其放入对应的物料框中,在完成n种中任意一种零件加工后,设备自动取出该物料框送入仓库,同时加入另一空物料框。
加工排版表在排版中主要遵循3个原则:1)保证同时加工零件种类n≤z,z是工位上现有料框数,仅当n种零件中至少任意一种零件加工完毕后,才可能将下一种零件加入排版;2)下料顺序由软件自动从多种排列组合中选出材料利用率最高的组合;3)只有前原材料加工完毕,加入新原材料时,在未加工完毕的零件基础上进行重新排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1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