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锁离合驱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1182.5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覃孔华;汤继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锁 离合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体配件,尤其是电子锁的离合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锁已经成为生活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锁具,大多是以电机为驱动实现锁的开与关,其关键部分就是离合驱动机构。离合驱动机构大致可以分两类:第一类是电机驱动偏心轮的离合驱动机构,如CN200420045866号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门锁离合器”,此类离合驱动机构结构较复杂、转动噪音较大、制造成本高;第二类是电机带动蜗杆,蜗杆带动扭簧,扭簧带动离合板移动,如CN201320487204号专利所公开的“用于门锁的离合器”,此类离合驱动机构运行的可靠性受制于扭簧两臂之间角度的加工精度,因此,此类离合驱动机构运行不稳定,离合不彻底,容易卡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电子锁离合驱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摩擦噪音大和运行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子锁离合驱动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不易卡死,性能可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一底壳、一电机、一蜗杆、一离合拨片、一驱动扭簧和一盖板;所述底壳内部上侧设有电机固定槽和第一定位片,其下侧设有定位柱和第二定位片;所述蜗杆通过蜗杆孔卡固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电机置于电机固定槽内;所述离合拨片设为扇形,其上设有卡槽、定位孔、第一档片和第二档片;离合拨片通过其定位孔嵌固于底壳内的定位柱上;所述驱动扭簧通过其扭簧孔嵌固于底壳内的定位柱上,其一边的固定臂固定于离合拨片一侧边边缘内侧,其另一边的驱动臂固定于离合拨片的卡槽内,前述构造将离合拨片和驱动扭簧固定在一起;驱动臂的远端设一7字形传动臂状,并将传动臂置于蜗杆齿面内;所述盖板用螺钉与底壳螺固。电机带动蜗杆逆时针转动时,驱动扭簧的驱动臂远端的传动臂沿着蜗杆齿面向电机远端移动,从而带动离合拨片绕底壳内的定位柱顺时针旋转,直至离合拨片的第一档片接触到底壳内的第一定位片,在此位置时蜗杆继续旋转,传动臂会随着蜗杆齿面产生跳动,离合器拨片位置保持不动,此时离合器分离。电机带动蜗杆顺时针转动时,驱动扭簧的驱动臂远端的传动臂沿着蜗杆齿面向电机近端移动,从而带动离合拨片绕底壳内的定位柱逆时针旋转,直至离合拨片的第二档片接触到底壳内的第二定位片,在此位置时蜗杆继续旋转,传动臂端会随着蜗杆齿面产生跳动,离合器拨片位置保持不动,此时离合器结合。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因驱动扭簧是卡固在离合器拨片上,两者固定在一起,故两者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偏移,避免了因弹簧角度制造偏差而引起的开启不顺畅;且离合器拨片旋转是由于驱动扭簧的驱动臂远端的传动臂在蜗杆齿面内移动所产生驱动,在电机空转时,驱动扭簧驱动臂上的传动臂端会随着蜗杆齿面产生跳动,因蜗杆齿面外形光滑且蜗杆齿面间距较小,保证蜗杆齿面与传动臂之间运动声音较小,故具有消音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状态立体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断电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通电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
1底壳,11第一定位片、12第二定位片、13定位柱、14电机固定槽;
2电机,21电机轴;
3蜗杆,31固定孔、32蜗杆齿面;
4离合拨片,41卡槽、42第一档片、43第二档片、44定位孔;
5驱动扭簧,51固定臂、52驱动臂、53 传动臂、54扭簧孔;
6盖板;
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设一底壳1、一电机2、一蜗杆3、一离合拨片4、一驱动扭簧5和一盖板6;所述底壳1内部上铡设有电机固定槽14和第一定位片11,其下侧设有定位柱13和第二定位片12;所述蜗杆3通过蜗杆孔31卡固于所述电机2的电机轴21上,所述电机2置于电机固定槽14内;所述离合拨片4设为扇形,其上设有卡槽41、定位孔44、第一档片42和第二档片43;离合拨片4通过其定位孔44嵌固于底壳1内的定位柱13上;所述驱动扭簧5通过扭簧孔54嵌固于底壳1内的定位柱13上,其一边的固定臂51固定于离合拨片4的一侧边边缘内侧,其另一边的驱动臂51固定于离合拨片4的卡槽41内,前述构造将离合拨片4和驱动扭簧5固定在一起;驱动臂52远端的传动臂53设计成7字形状,并将其置于蜗杆齿面32内;所述盖板6用螺钉7与底壳1螺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1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囊制备装置及制备微囊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违章车辆监测报警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