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还原方法交替制备细小氧化物颗粒增强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30776.4 | 申请日: | 2014-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颜小芳;翁桅;柏小平;杨昌麟;刘立强;林万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1/10;B21C37/04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陈加利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还原 方法 交替 制备 细小 氧化物 颗粒 增强 银基电 接触 材料 工艺 | ||
1.一种氧化-还原方法交替制备细小氧化物颗粒增强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银锭、锡锭、铟锭放入中频熔炼炉熔炼,并加入添加物,得到铸锭,然后将铸锭进行表面处理;
(2)将步骤(1)处理后的铸锭热挤压加工成丝材;
(3)将步骤(2)热加工后的丝材冷加工成小规格丝材,然后将丝材冲断;
(4)将步骤(3)制备的丝材交替置入有氧环境、有氢气环境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最后置入有氧环境进行最终氧化反应;
(5)将步骤(4)处理后的丝材压锭,得到丝材坯锭,然后烧结、复压,得到丝材终锭;
(6)将步骤(5)处理后的丝材终锭热加工成丝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还原方法交替制备细小氧化物颗粒增强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述添加物为Ce、La、Dy、Ge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还原方法交替制备细小氧化物颗粒增强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银锭、锡锭、铟锭以及添加物的重量百分比为,Ag 85-90%,Sn 3-13%,In 2-3%,Ce 0-3.0%,La 0-3.0%、Dy 0-3.0%、Ge 0-3.0%、Mo 0-3.0%、Zn 0-3.0%、Sb 0-3.0%、Bi 0-3%、V 0-3.0%、Ti 0-3.0%、Sc 0-3.0%、Ga 0-3.0%、Tc 0-3.0%、Ru 0-3.0%、Ta 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还原方法交替制备细小氧化物颗粒增强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热加工成丝材的参数为:挤压加热温度为660-770℃,保温时间3-6h,丝材直径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还原方法交替制备细小氧化物颗粒增强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冷加工为丝材拉拔方式,丝材冲断后长度为20-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还原方法交替制备细小氧化物颗粒增强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有氧环境中氧化温度为650-850℃,氧化时间为2-4h,氧压为2MPa-10MPa的氧气环境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氧化-还原方法交替制备细小氧化物颗粒增强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有氢气环境为氢气流量为0.5-2m3/h,还原温度为750-850℃,时间为0.5-2h,交替置入有氧、有氢气环境中5-10次,最后置入有氧环境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氧化-还原方法交替制备细小氧化物颗粒增强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丝材坯锭直径80-85mm,压力50-60MPa,烧结温度为750-900℃,时间1-10h,丝材终锭直径为80-85mm,压力50-6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07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真空滚揉机下盖电磁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饼干加工加料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