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肌梗塞术后再狭窄的中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30321.2 | 申请日: | 2014-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二力;杨雪芹;许丹;董宇翔;高霞;李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9/10;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 地址: | 13002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肌梗塞 术后 狭窄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药物治疗效果不确定,复发率高,死亡率更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心肌梗塞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其病因多与外部侵袭;情绪失调,年老体弱,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为本虚标实之病,其病心,脏气亏虚,是其发病基础。《李向·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不通则痛。中医学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气虚血瘀之证。其正气,气虚是再狭窄的重要药病机,瘀血内停是再狭窄的重要发病环节,毒瘀阻络是再狭窄的局部特点,使局部动脉损伤,影响心脉运行气血,导致局部瘀阻内停,蕴积日久化生为毒,使气血凝滞,毒邪雍遏而发生心肌梗塞术后再狭窄。
在西医西药也有治疗心肌梗塞术后再狭窄的。但其药品价格昂贵,疗效不确定,并且治疗时间较长,易复发等不足,而有些中医中药也存在疗效不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中医理论,以活血化瘀,疏通脉络,益气温阳为主,佐以宽胸利膈,除烦解郁的一种治疗心肌梗塞术后再狭窄的中药。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白芍10-25 太子参10-20 田三七5-15
水蛭5-10 三棱5-10 莪术5-10
瓜蒌 10-30 薤白10-25 山楂10-30。
本发明制备简单,价格低廉,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治疗时间短,社会及经济效益好。本发明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术后再狭窄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白芍10-25 太子参10-20 田三七5-15
水蛭5-10 三棱5-10 莪术5-10
瓜蒌 10-30 薤白10-25 山楂10-30。
制备方法是:
将以上9味中药,加入8倍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二次,每次0.5小时,滤过,再合并滤液,浓缩至约1000ml,加入苯甲酸钠2g,使其溶解,再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加蒸馏水调至1000ml,搅匀,分装即得。
实施例1: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白芍10 太子参10 田三七5
水蛭5 三棱5 莪术5
瓜蒌 10 薤白10 山楂10 。
制备方法同上。
实施例2: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白芍15 太子参15 田三七7
水蛭7 三棱7 莪术7
瓜蒌 20 薤白20 山楂25。
制备方法同上。
实施例3: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白芍25 太子参20 田三七15
水蛭10 三棱10 莪术10
瓜蒌 30 薤白25 山楂30。
制备方法同上。
实施例4: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最佳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白芍15 太子参15 田三七5
水蛭5 三棱5 莪术5
瓜蒌 15 薤白20 山楂25。
制备方法同上。
【本发明的用法及用量】:
口服,一次100ml,一日2次,温热饭后服。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偶有轻微的恶心,停药后消失。
禁忌和注意事项:①孕妇忌服;②对本中药过敏者忌服;患感冒及妇女月经期慎服。
本发明君药用白芍、太子参,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太子参能益气温阳,并能快速补气通阳,使气虚者补,血瘀者通,通则不痛,故有“大气一转,其结及散”之理。臣药是田三七,三棱,莪术三者得配,具有活血化瘀,疏通脉络之功,佐药是水蛭,具有解除冠脉血管肌痉挛,以减少冠状动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液量;使药是瓜蒌,薤白,山楂,具有宽胸利膈,除烦解郁,通阳散结,行气导滞,行气散淤。
诸药综合,相得益彰,故全方标本兼治,先攻后补,使阳气得补,气行则血行,脉络舒通,通则不痛,疾病解除,患者安康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03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