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像捕获的多屏幕互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9990.8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3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图像 捕获 屏幕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图像捕获的多屏幕互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硬件、应用软件的极大丰富,物联网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目前,对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化非常多,例如智能家居技术,通过网络把家庭内的各个系统关联管理,统一控制;又例如车联网技术,通过网络把一个区域内的车辆关联起来,实现监控、调度、追踪等等应用。目前提出来很多未来发展方向,大的如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小到智慧水务、智慧燃气等等,可以预见,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将会极大的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物联网技术的要义就是物物相连,信息互通。目前,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多屏的时代,但是,各种屏幕之间的交互,仍然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移动设备(手机、平板)与笔记本、电视进行交互的时候,无非就是向上面投射一些内容,或许作为第二屏幕,提供一些额外的信息,更进一步的话,移动设备可以用作鼠标键盘一样的控制设备。多数情况下,这些互动常常是麻烦的,而且不是很有吸引力。最终,各屏幕之间仍然处于彼此孤立的状态。
提到屏幕之间的交互,我们会想到苹果的AirPlay、Google的Chromecast、微软的XboxSmartglass、任天堂的WiiUGamePad等等,但这些屏幕交互需要特定硬件的支持,而我们最常使用的手机和电脑之间,却是我们最想要实现屏幕交互的两个设备,例如,希望直接在手机屏幕上将数据传输到电脑的桌面,而不需要频繁的连接数据线,或者,手机屏幕与电脑屏幕之间实现互动的屏幕游戏,让游戏变得更加有趣等,都是我们期待的新应用,但是,目前并没有针对这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捕获的多屏幕互操作方法,第一设备捕获第二设备显示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对位置;建立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位置映射关系;关联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屏幕上的操作。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第一屏幕、第一控制处理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以及摄像模块,所述第一屏幕、第一通信模块、摄像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处理模块相连,并通过第一控制处理模块实现数据传输。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屏幕、第二控制处理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屏幕和第二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处理模块连接,并通过第二控制处理模块实现数据通信.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屏幕上包含定位网格。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控制处理模块根据实时获取第二显示屏图像上的定位网格确定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的映射关系。
更进一步,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的位置函数关系。
更进一步,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的位置函数关系。
更进一步,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在互联网上的对应关系。
更进一步,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在局域网上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像捕获的多屏幕互操作方法,利用屏幕定位和映射关系,实现两个屏幕设备之间的互操作,例如实现手机和电脑之间不需要连接数据线就可以实现数据传输,或者手机和电脑之间游戏屏幕之间的互动,提高了不同设备屏幕之间的应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一种多屏幕互动操作系统;
图2展示基于图像捕获的多屏幕互操作流程图;
图3是一种手机与电脑非接触的数据交互流程图;
图4是一种手机与电脑互动游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9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